(),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白居易《琵琶行》

题目
填空题
(),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四)古诗文默写。(6分)(原创)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顾吾念之, ,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千呼万唤始出来, 。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3)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王勃《滕王阁序》)

(4)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晏殊《蝶恋花》)

(5)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 。”

曾子曰:“ ,以友辅仁。”(《论语》)


正确答案:

 

25、(6分)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人在也
   (2)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3)谁悲失路之人      尽是他乡之客
   (4)昨夜西风凋碧树    山长水阔知何处
   (5)不以人废言        君子以文会友

第2题: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这段文字出于哪篇作品?作者是谁?


正确答案:此段文字出于《琵琶行》,作者白居易。

第3题:

(4)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正确答案:
东船西舫悄无言

第4题:

白居易《琵琶行》中写道:“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这句诗化用了哪个成语?


正确答案:这句诗化用了“整衣敛容”。

第5题:

“三吏”、“三别”和《琵琶行》的作者分别是()。

  • A、白居易和元稹 
  • B、杜甫和白居易 
  • C、杜甫和元稹 
  • D、李白和白居易

正确答案:B

第6题: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分析这段文字描述的人物形象。
这段文字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等举止及“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的乐曲情调,多方面揭示出她布满伤痛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位饱经风霜、满怀忧思的风尘女子的形象。

第7题:

(),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白居易《琵琶行》


正确答案:转轴拨弦三两声;似诉平生不得志

第8题:

(一)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正确答案:
(1)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继续弹

第9题:

白居易《琵琶行》中写道:“在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句诗化用了哪个成语?


正确答案:这句诗化用了“窃窃私语”。

第10题:

试析白居易的《琵琶行》。


正确答案: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深秋,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诗人通过亲身见闻,叙写了琵琶女的沦落命运,并由此关合到自己的被贬遭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慨。因为有切身体验,所以感情特别真诚深挚;因为是在贬所深秋月夜的江面巧遇琵琶女,所以诗情特别哀婉苍凉。《琵琶行》一出,不仅当即风靡宫廷里巷,而且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衰,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这首长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诗语言平易简洁,却又极有表现力,不求其工而自工;而且画意鲜明,诗情浓郁,清词妙喻,络绎不绝。尤其是对琵琶女弹奏乐曲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作者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而为一。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另外,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