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牡丹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题目
问答题
论述《牡丹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古代小说特征化人物艺术的主要内容和成就。


正确答案:①性格结构的单一和谐;
②性格表象的定向聚合;
③性格特征的群体概括;
④略貌取神的性格描写。
先秦两汉——志怪小说萌芽和形成期

第2题:

从《汉宫秋》、《西厢记》、《长生殿》中任选一部作品,论述其主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思想内容: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1)《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2)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艺术成就: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民主精神。

第3题:

一千零一夜思想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有243个故事。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时,它以民间文学的朴素身份却能跻身于世界古典名著之列,也堪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在百花争艳、五彩缤纷的世界文学百花园中,一千零一夜这部中世纪最伟大的民间文学巨著,多少世纪以来一直盛传不衰,至今仍对世界文化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中世纪民间文学具有十分丰富的想像力、真挚动人的情感、自由的表达方式和通俗的语言特点,以及引人入胜的奇思妙想。一千零一夜这部传世经典正是具备了这些特色,而成为世界浪漫主义文学浪潮的主要源泉。一千零一夜的内容包罗万象,十分丰富,大故事套小故事,盘根错节,层层深入;情节错综复杂,奇幻诡异,枝蔓繁衍,气势壮丽宏伟,节奏感鲜明,心理描写又细致入微,合情合理;手法奇巧动人,把瑰丽的幻想和真切的描述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曲折多姿、变幻莫测、奇丽感人的艺术境界。书中常把威严的帝王将相与普通的庶民百姓,将人们常见的花鸟鱼虫与想象中的神魔鬼怪,巧妙地融入一篇篇富于哲理和人情味的故事情节中,深切地表现主人公与命运抗争,与大自然周旋,与成功路途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及社会上时而出现的假丑恶现象斗争的敢于冒险,勇于抗争的大无畏主义精神,令人不忍释卷。一千零一夜更是少年儿童不可多得的、百读不厌的世界名著。书中不吝笔墨,描写了不少少年英雄机智儿童、博学才子,他们为真理而孜孜不倦地追求对少儿读者不啻是良好的启迪。书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又常使大人和孩子争相阅读,那时隐时现的海上仙山,深不可测的阴间地狱,显得那么幽深奇幻。虚无缥缈。那变换不定的狐仙、飘忽隐现的鬼怪,给人一种似有若无又举手可及的感觉。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珍异宝一千零一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受到各国读者的关爱,它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对世界文学和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第4题:

分析《命若琴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思想内涵:
①表现了生存的艰难与困境;
②歌颂了勇于与逆境相抗争的顽强精神;
艺术特征:
①叙述朴素、结构清晰,蕴藏着深沉挚切的情感;
②将哲学思考与故事叙述相结合,在平静的叙述下蕴含深沉的人生感悟,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第5题:

试述《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牡丹亭》在艺术上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绚丽色彩。这既是作品本身理想化题材的必然要求,也是作家本人抒情诗人气质的流露。首先,作者为作品所规定的勾画一个“理之必无”而“情之必有”的理想世界的题材和主题本身,决定了他必然采用充满理想色彩的艺术手法,这就是作者在剧中使用的炉火纯青的富于幻想的艺术构思。该剧在情节结构上充满了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如“惊梦”“回生”等情节。一系列富于幻想的艺术构思正是该剧戏剧结构的骨架和支柱所在。其次,作者本人的抒情诗人气质,也为本剧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增色不少。全剧充满抒情诗的色彩和意境。作为诗的国度,从元代开始戏曲作家就能够将诗的语言和意境运用到戏剧创作当中,而汤显祖在这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以抒情诗的手法去揭示人物内心的感情。将抒情,写景和人物塑造融为一体,文采斐然,美不胜收,更为脍炙人口的是“惊梦”中[皂罗袍]一曲,这是剧中杜丽娘情绪由喜转悲,由叹为怨的转折点,写得哀婉缠绵,情景交融,在艺术上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历来为世人所称颂。

第6题:

论述《牡丹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思想内涵: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女主人公为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感人至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的斗争精神,暴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和虚伪。在表现追求爱情自由的同时,寄寓了作者汤显祖崇尚“真性情“的哲学思想,表现出与当时社会存在的正统理学观念相对立的意识。
在艺术上:
(1)《牡丹亭》成功塑造了杜丽娘这一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女性形象,细腻地描绘了她叛逆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牡丹亭》中其他人物也都写得很成功,并对杜丽娘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2)《牡丹亭》的最大特色是浓郁的浪漫气息具体表现在:
a理想色彩非常强烈;
b抒情色彩非常浓郁,处处充满诗的意境。

第7题:

简述《牡丹亭》在艺术上的成就。


正确答案: (1)《牡丹亭》塑造了一位渴望爱情的至情、执著于理想的贵族少女杜丽娘的形象。这一形象不仅丰满,而且突破了常理常情常规。
(2)发挥中国传统诗词中借景抒情的手法,不仅使曲辞有含蓄不尽的意味,而且使杜丽娘形象多了一份伤感幽怨。为了与杜丽娘大家闺秀的身份相吻合,作者还大量借助景物描写,以景物为媒介,表现内心的秘密。
(3)《牡丹亭》的曲词非常成功,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声口。剧中杜丽娘的曲词细腻、优美、含蓄;杜宝的曲词则或严肃古执,或豪爽慷慨;杜母的唱词平实而充满慈爱;柳梦梅的曲词则在淡淡的文采中,写出多情和书生意气。
(4)风格诙谐轻松。

第8题:

论述《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1、造奇设幻,寄托孤愤。2、写人摹物,形象生动。3、语言简约,雅致传神。4、结构缜密,情节曲折。

第9题:

谈谈《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离骚》是屈原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全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点:
一是表达了诗人政治革新的要求和对“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的追求;
二是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生疾苦的强烈爱国激情;
三是展示了诗人坚持正义、反对奸邪的高尚情操和九死未悔的斗争精神。
《离骚》的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屈原的自我形象。
其二,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将喻体和本体水乳交融,创造出了优美、奇丽、新颖、灿烂的艺术境界,甚至出现了由一系列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组成的象征体系。
其三,大量运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其四,大量运用了楚国的地名、物称、方言、口语等,使全诗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其五,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汲取南地楚歌的韵调和句式,采用散文化的长句,以六言为主,长短相间,灵活多变,创造出一种比较自由灵活的新诗体,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
在结构形式上,它把《诗经》整齐短小的重章迭句扩大为长篇巨制,幻想与现实交织,抒情与叙事结合,大气磅礴,完美生动地反映了丰富复杂地社会生活。

第10题:

简述《高老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高老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首先,真实的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其次,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第三,小说描写了与资产阶级野心家不同的城市的个人奋斗者,描写了在品德和气质上同“未来真正的人”近似的人,表明了对社会前途的积极理解。
《高老头》在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风格。作者调动各种艺术手法竭尽所能从各个方面“严格摹写现实”。
①结构精致,情节富于戏剧性。小说围绕拉斯蒂涅向上爬展开故事情节,有轻有重,有主有次,高老头、伏脱冷、鲍赛昂夫人等人的故事对拉斯蒂涅影响大则详写,其他则为略写。
②从对现实的细致观察中精确生动地描写。他重视环境描写,一方面是为了再现生活,反映时代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刻画人物,为人物的性格的发展提供依据。
③广泛的运用了对比的法则。如环境对比、人物和故事对比等。通过这些强烈的对比,刺激了拉斯蒂涅向上爬的野心,揭露色贫穷与奢华并存的社会本质,以及贵族表面兴盛实则衰败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粗俗、浅薄、寡廉鲜耻而又勃勃进取的社会现实。
④小说的语言多姿多彩,叙述生动,比喻深刻。人物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了的,符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和经历。小说中叙述语言贴切晓畅,生动深刻。
⑤运用典型化手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赋予人物以突出的性格特点,如,同为野心家的拉斯蒂涅和伏脱冷,一个涉世不深,在堕落的道路上犹豫不决;一个老谋深算,干起坏事不动摇等,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有着重要的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