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题目
问答题
试述《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牡丹亭》在艺术上的成就。


正确答案: (1)《牡丹亭》塑造了一位渴望爱情的至情、执著于理想的贵族少女杜丽娘的形象。这一形象不仅丰满,而且突破了常理常情常规。
(2)发挥中国传统诗词中借景抒情的手法,不仅使曲辞有含蓄不尽的意味,而且使杜丽娘形象多了一份伤感幽怨。为了与杜丽娘大家闺秀的身份相吻合,作者还大量借助景物描写,以景物为媒介,表现内心的秘密。
(3)《牡丹亭》的曲词非常成功,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声口。剧中杜丽娘的曲词细腻、优美、含蓄;杜宝的曲词则或严肃古执,或豪爽慷慨;杜母的唱词平实而充满慈爱;柳梦梅的曲词则在淡淡的文采中,写出多情和书生意气。
(4)风格诙谐轻松。

第2题:

试述《牡丹亭》在艺术上的成就。 


正确答案: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又简称《还魂记》,在文学史上,与元杂剧《西厢记》同是最著名的爱情剧。故事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全剧五十五出。
汤显祖通过杜丽娘的形象,写出了现实中女性的困境,也表达了自己的至情观。
明代是一个对妇女的束缚非常严重的时代,贞操节烈的观念是女性的行为规范。一方面是文学素养的加强,对才华的注重,杜宝就是要将女儿培养成东汉的班昭和晋朝的谢道韫那样的封建淑女;另一方面则是生活中束缚的严重。
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相比,杜丽娘的生活环境更令人窒息。
父母对她管束极严,整天被拘禁在绣房和书塾里,不仅与社会隔绝,连一丝春天的气息都呼吸不到;除了顽固的父亲和迂腐的塾师陈最良,没有跟异性接触的任何机会,因而她没有现实中的情人,只能与“影儿中情人”梦中相爱。
然而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相比,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却更坚决,更主动。
“慕色而亡”,死犹不甘,幽魂飘荡,终得复生,与柳梦梅结成完美婚姻。 重生后又拒绝父亲让她离开柳梦梅的要求。由此表达了汤显祖本人的至情观:“情”可以超越现实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作者所追求的并非情节的离奇,而是要通过离奇的情节来表现人们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意志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彻底抹杀,它终究要得到一种实现。
《牡丹亭》的重点在于表现杜丽娘心中被压抑的情怀,她内心世界的丰富,她的青春的觉醒。
汤显祖以惊人的笔力,揭示出杜丽娘的内心世界,揭示出那个跟她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极不和谐的灵魂深处的隐秘。
杜丽娘对贵族家教不满,对自由生活和美充满了热烈的憧憬与追求。她一听说花园里有“流觞曲水”和“名花异草” ,竟忘掉了平日父母严厉的训诫,不禁发出“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的惊叹,唱出了“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心声。这个自幼因封建礼教的窒息而变得枯萎的贵族小姐,竟因《诗经》中爱情诗的启迪和大自然的呼唤,而有了个性和青春的朦胧觉醒。游园惊梦,在不允许产生爱情的土壤中产生了爱情。
难能的是,作者借助景物描写,以景物为媒介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秘密,使读者既读到杜丽娘的深情,又无损其大家闺秀的身份。“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游园惊梦”写怀春高雅得体。
《牡丹亭》的曲词非常成功,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声口。杜丽娘细腻、优美、含蓄;杜宝严肃固执或豪爽慷慨;杜母平实而充满慈爱;柳梦梅则在淡淡的文采中,透出多情和书生意气。
作品的总体风格轻松诙谐。

第3题:

试述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多面性。  


正确答案: 陆游的诗歌诸体皆备,不论是古体诗,还是律诗、绝句,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艺术风格多样。
⑴古体气势磅礴。陆游是一位具有战士情怀的诗人。其古体诗多豪壮语,喜言征伐事,颇有老杜诗的雄浑气势,又吸收岑参的语奇体峻,写得豪迈坚挺。诗作素无长篇,也不采用一韵到底的习见方式,而是转韵较多,又摆脱固定的句法,使用杂言的形式,顿挫跌宕,跳跃律动,自具一种苍莽之感。
⑵七律悲壮慷慨。陆游于律诗致力最勤,有‚古今律诗第一‛之誉。他的七律感时伤世,无不悲愤激昂,且对仗工整而自然圆转;很少运用僻典,主要力量安排在中间的四句,通常是景一联,情一联,于景联多有佳句。
⑶七绝清新秀逸。陆游晚年写了大量清新秀逸的闲适诗。他的绝句小诗,以七言为主,善于咀嚼日常生活里的隽永滋味,领会当前景物的曲折情况,写得清新细腻、简练自然,极有丰神远味,而且明白如话。此外,他还更多地发挥宋人好议论的特点,在绝句诗里抒发感慨,用平易流畅的语言表达爱国思想,言简意深,带有散文化特征。

第4题:

试述罗丹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罗丹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他对当时顽固守旧的学院派艺术非常不满,他的早期作品走着坚实的现实主义道路,他崇拜希腊雕刻和米开朗齐罗的艺术,他在继承和发展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雕塑造型艺术成果的基础上,脱出学院派的桎梏,《伤鼻的人》《青铜时代》是早期的代表作。这些雕塑都是大胆的现实主义的作品,《青铜时代》表现人类从沉睡中醒来的主题。青年人挺胸,面对晴空,驱走睡魔,将有所行动的姿态,这座雕像是向当时陈腐僵化的学院派发出的有力挑战,他号召雕刻艺术回复到有血有肉的现实主义道路上来。1880年,罗丹致力于大型高浮雕构图《地狱之门》的制作,整个浮雕容纳了186个人体,壮观宏伟。
罗丹树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雕塑做了根本性的变革——以雕塑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的感受作为创作的基点,用丰富多彩的绘画手法,塑造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并赋予深刻的心理内涵和社会意义。罗丹的作品《加莱义民》着重于历史的正式性,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复杂的心理状态。罗丹着重于人物心理刻画的作品还有著名的《老娼妇》,人们称这是一座“丑得如此精美”的雕像。罗丹还创作了许多同一时代人的雕像,如《达鲁》、《巴尔扎克》和《雨果》等雕像。

第5题:

结合作品分析《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
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第6题:

试述《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牡丹亭》在艺术上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绚丽色彩。这既是作品本身理想化题材的必然要求,也是作家本人抒情诗人气质的流露。首先,作者为作品所规定的勾画一个“理之必无”而“情之必有”的理想世界的题材和主题本身,决定了他必然采用充满理想色彩的艺术手法,这就是作者在剧中使用的炉火纯青的富于幻想的艺术构思。该剧在情节结构上充满了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如“惊梦”“回生”等情节。一系列富于幻想的艺术构思正是该剧戏剧结构的骨架和支柱所在。其次,作者本人的抒情诗人气质,也为本剧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增色不少。全剧充满抒情诗的色彩和意境。作为诗的国度,从元代开始戏曲作家就能够将诗的语言和意境运用到戏剧创作当中,而汤显祖在这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以抒情诗的手法去揭示人物内心的感情。将抒情,写景和人物塑造融为一体,文采斐然,美不胜收,更为脍炙人口的是“惊梦”中[皂罗袍]一曲,这是剧中杜丽娘情绪由喜转悲,由叹为怨的转折点,写得哀婉缠绵,情景交融,在艺术上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历来为世人所称颂。

第7题:

试述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的思想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表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艺妓驹子的悲惨命运
(2)表现了他的进取精神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
(3)创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东西结合,自成一格
(4)人物描写上的特点是重视感觉、刻画细微
(5)结构安排的特点是自由灵活,活而不乱
(6)文章风格上的特点是既美且悲,抒情味浓

第8题:

试述瓦格纳及其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瓦格纳,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哲学家。自贝多芬后,没有一个作曲家像瓦格纳那样具有宏伟的气魄和巨大的改革精神,他顽强地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目标与计划,改革歌剧、倡导乐剧,从而奠定了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同时,在世界音乐史上几乎找不到像瓦格纳那样,在世界观、创作之间明显矛盾的音乐家。主要作品:他创作的主要领域是歌剧,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瑟》《黎恩济》《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等,另外还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
艺术成就:
(1)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止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
(2)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
(3)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

第9题:

试述印象派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1)印象派反对古典主义学院派程式化的艺术形式,他们的视野开放到对东方艺术的推崇,吸收日本浮士绘的平面性及用线和多样透视的特点,打破欧洲传统的造型方式。印象派不把艺术的社会作用,即艺术为社会服务的内容,视为创作的首要任务,而是追求光色为目的,他们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打破了传统固有色的观念,他们在生活中任意选材,作品中带有一种自然的人性,如德加的《候车室》、《熨衣妇》,马奈的《咖啡馆的女侍》、《茴香酒》,雷诺阿的《母与子》。
(2)印象派把科学与绘画结合起来,获得表现技巧上的成功是一致公认的,他们研究了《色彩论》和《论色彩的同时对比规律与物体固有色彩的相互配合》等著作,颇受启发,印象派画家借助科学和美学理论上分析对物体呈现各种色彩原理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创造了符合科学的新的外光表现法和巧妙地运用补色的方法,在绘画表现光色方面做出贡献,在绘画形式规律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尝试着纯粹的外光描绘,把大自然中美好的光感和丰富的色彩描绘下来,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保持了作品的生动干和真实感如莫奈的《日出印象》《干草堆》。西斯莱的《莫雷的桥》。
(3)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对作品描绘的主题、情节则无多大兴趣。因此,印象派是对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对绘画性的追求,是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是绘画的一次解放。

第10题:

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一.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二.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凭借议论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山水游记,如前、后《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亭台记,如《喜雨亭记》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文章如水波层层荡开去,文理自然。记叙文多数是文学性散文,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
三.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杂记和随笔、记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见闻和感受,如《记承天寺夜游》。这类小品文,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