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题目
问答题
论述《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金瓶梅》所写是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也有一些大事件、大场面,但更多的是生活琐事,而《金瓶梅》恰恰在描写这些生活琐事中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这原因主要在于真实,特别是细节描写的真实。无数的生活琐事,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有发生的原因,有发展的过程,有事情的结果。描写细腻,绘声绘色。
(2)《金瓶梅》以高超的技巧,突出表现了每一个人物的个性特征。潘金莲、李瓶儿等都是西门庆之妾,都作为西门庆的玩物终日生活在那个罪恶的家庭之中,但是,她们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潘金莲争强好胜、嘴尖舌快、心肠狠毒,而且是一个淫妇,一心只想拢络西门庆;而李瓶儿,却又显得较为和顺、多情,而且有些软弱。人物的性格特点,又十分符合人物的地位处境,如吴月娘,作为西门庆的妻子,却是一个几乎无情无欲的女子,她的全部生活兴趣都集中在求得子嗣的问题上。这正符合正室的地位:因为西门庆周围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妾和各色女子,吴月娘已不可能以色“固宠”,她只能寄希望于得子,以巩固自己的“主母”地位。于是,她吃斋念佛,终日与尼姑在一起,形成了她特有的性格。
(3)《金瓶梅》的语言造诣极高,一是方言的成功运用:每个人物都以方言色彩极浓的语言表情达意;二是人物语言的性格化,如潘金莲满口泼辣粗俗的语言,吴月娘尽是冷漠愚昧的语言,应伯爵口中,则充满了无耻、谄媚、下流的语言。
(4)《金瓶梅》作为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金瓶梅》开始,所谓人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逐步兴盛起来。正如鲁迅所说:“《金瓶梅》、《玉娇李》等既为世所艳称,学步者纷起。”例如《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等,纷纷问世。这些才子佳人小说,虽如鲁迅所说“大率才子佳人之事,而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始或乖违,终多如意„„”,(《中国小说史略》),思想意义并不崇高,但所写以情为主,在明代仍有一定文学价值。而且,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就小说艺术的积累而言,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在《金瓶梅》问世近200年后的清代乾隆年间,伟大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现了。在《红楼梦》里,可以清楚的看到《金瓶梅》对它的影响,特别是在艺术手法方面。

第2题:

论述《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寄意于时俗;(2)、从歌颂到暴露;(3)、人物性格的立体化;(4)、网状结构;(5)、妙在家常口头语。

第3题:

论述《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1、造奇设幻,寄托孤愤。2、写人摹物,形象生动。3、语言简约,雅致传神。4、结构缜密,情节曲折。

第4题:

试论述点彩派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印象派兴起以后,又有以西捏克,修拉为首的画家组成点彩派,又称新印象主义派,他们在接受了印象派强调色彩笔触并列的方法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点彩的实验,他们把自然物象分析称细碎的色彩板块,用画笔点点的画在画面上,这些斑点,通过视觉作用达到自然结合,形成各种物象,有如中世界的镶嵌画,又似织锦中的图案花纹,通过这种点画出来的笔触在画面上好像罩上了一层模糊不清的影子,他们吧色彩并置变成了机械新排列,其结果是画家在如何组合和编排上下功夫,一幅画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些花过于科学和规整,而减弱了绘画的特出感染力。
1修拉:修拉与德加一样曾向古典主义都是学习过,然而他却对颜色和谐的理论十分着迷,特别是对颜色并列方法,不仅对笔触的并列,而且对利用原色并列组成一种特殊色调的方法更是迷恋,如在描绘草地时,他把蓝色笔触画在黄色旁边,这样从远处来看,草地的绿色是十分清新的,代表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这是修拉花了两年时间完成的最能体现新印象派原理的作品。画面借鉴了时装样式和古典绘画的构图,描绘了在塞纳河畔草地上休憩、游玩的各式人物,这些人都有几何化的形体,为人们造成了一种具有理性秩序的美感。
2西捏克:是修拉画法的继承者,不过西捏克的画风比较自由些,笔触长短结合比较灵活,色调也比较明澈。代表作品《费内翁肖像》是西捏克人物肖像画的代表作,虽然布满了色点。是人物的面部表情比较清澈,可以看出做着在并指色块中的精细功夫。

第5题:

论述《子夜》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运用多种手法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包括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展示人物性格;细致的心理描写以及个性化的语言。
2、宏伟谨严的结构艺术。

第6题:

论述《诗经》的艺术特点。(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正确答案: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首先,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如:《伐檀》、《硕鼠》一类地位不平等和不劳而获现象表示不满的诗;又如情爱诗《氓》。
其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再次,叙事诗的诗作中也包含著作者的情感。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2)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
A.赋是《诗经》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I.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I.i.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I.ii.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B.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I.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I.i.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C.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I.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I.i.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
(3)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A.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
I.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
ii.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
b.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如《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迭韵的连绵词和迭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第7题:

简述《金瓶梅》的创作经验、艺术成就对以前章回小说的突破。


正确答案: 首先,《金瓶梅》的出现,使得中国长篇小说的题材类别趋于完备,形成了封闭的题材圈环。第二,长篇小说的创作从《金瓶梅》开始,进入了文人独立创作的时代。而《金瓶梅》在创作经验、创作艺术上的一些突破尤其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故事生活化。二、结构网络化。三、人物立体化。四、语言俚俗化。

第8题:

请简述《金瓶梅词话》的艺术成就与地位。


正确答案:《金瓶梅词话》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多方面的开创意义,标志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金瓶梅词话》表现了小说创作对于人的真实平常的生活状态的深入关注与考察,从而成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小说。
《金瓶梅词话》中明显地出现了故事情节的淡化。它所描绘的大量的生活琐事,对于情节的发展并无意义,却能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性格。《金瓶梅词话》与以前的小说相比,已经把重心从故事情节转移到人物形象上来,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小说中几乎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正面人物”,同样这部小说中也几乎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反面人物”。人物形象是在丰富的性格层次中塑造出来的,所以能够给人以活生生的感觉。而且《金瓶梅词话》描写人物性格,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单纯的个人天性来看待,而是同人物的生存环境、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金瓶梅词话》的语言一向为人们所称道。作者十分善于摹写人物的鲜活的口吻、语气,以及人物的神态、动作,从中表现出人物的心理与个性,以具有强烈的直观性的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9题:

简要论述元四家的生平、作品及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夏山高隐》、倪瓒《松林亭子》吴镇《松泉图》.
表现
1强调绘画的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得到进一步加强.
2与文学趣味一致,并且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和以书入画.
3与相辅而行,画上题字作诗蔚然成风.

第10题:

论述《茶馆》的艺术成就:(重点)


正确答案:1、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给人以希望,立足今天,回顾过去。
2、塑造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
虽然人物众多,但是个性鲜明,这不能不说是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巨大成功。在人物肖像塑造上,老舍擅长白描,他的白描总是漫画式的,加入喜剧的因子,于嬉笑怒骂的氛围中凸现人物身上的“可爱或可憎之点”。《茶馆》中的七十多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大都是三言两语勾勒出来的。最典型的莫过于马五爷的形象。老舍只用了三句台词,就真切地描绘出其霸道、虚伪、狂傲的洋奴性格。当二德子在他面前撒野时,他说了句:“二德子,你威风啊!”先摆出自己的威严;接着又说:“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又显示了一次威风。二德子赔了不是,常四爷要他给评理,他不屑一顾:“我还有事,再见!”显示出极度的傲慢。马五爷的洋奴形象,便在这三笔两笔之中立于纸上了。
3、语言朴实凝练,具有浓郁的北京口味。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戏剧中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显示人物的性格。老舍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
(2)语言的幽默风格。老舍谈《茶馆》时说,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
当唐铁嘴夸耀自己如何抽白面儿时,看起来滑稽可笑,但实际上却激起了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也像一句玩笑话,然而表现出的则是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又如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绪,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这种寓庄于谐的语言更能给读者以回味的思考。
(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这个特点在课文中表现得很明显。老舍本人熟悉北京方言,特别是北京市民的语言。在《茶馆》中恰当地应用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也更真实。
老舍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其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融会多种体裁语言,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创造地摹仿欧化语法及句式,描写简捷洗练,学习和研究这些风格,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4、批判讽刺与赞美同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