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报章文体的特点以及地位。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报章文体的特点以及地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王韬、郑观应、谭嗣同等人的报章文,体现了报章文体的特点。
(1)报章文字有记录民众事迹与心声,代表民众情绪,形成公众舆论的功用。
(2)内容关乎时事政务,具有时效性,
(3)报章文为文感情充溢,文笔奔放,兼备各体,不拘一格。
(4)对同时期的各派古文都产生了冲击。虽尚不足以取古文以代之,却预示着这种新兴文体的旺盛生命。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常用文体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 常用文体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最主要内容。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能够适应广泛的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应性最广泛的就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就是最重要的。在各类文体中,常用文体就是适应性最广泛的、最常用的。

第2题:

简述王韬、梁启超对中国报章文体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正确答案: 王韬在《循环日报》上的写作实践,以纯朴务实的文风把古代政论这种传统文体移植到报刊上,并加以改造,使其更适合于表达崭新的思想内容。这是对中国报刊新闻言论发展的一大贡献。
甲午战后新的报章文体兴起,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称时务文体。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为后来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第3题:

报章文体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王韬把古代政论文体移植到报刊上,并加以改造,使其更适合于表达崭新的思想内容。这是对中国报刊新闻言论发展的一大贡献。
甲午战后新的报章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称时务文体,为后来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

第4题:

谭嗣同后期的散文创作,以政论为主。如《仁学》。谭嗣同为《湘报》的发行而欢呼。他的政论散文()便是比较典型的“报章文体”。


正确答案:《仁学》

第5题:

简述梁启超“新文体”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围绕梁启超归纳的几点来谈:“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

第6题:

简述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


正确答案: 1、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2、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3、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和极富感动的游戏文学。
4、幼儿文学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第7题:

报章文体的开拓者是王韬,()、谭嗣同、()等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郑观应;唐才常

第8题:

报章文体怎样形成,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形成: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盛行一时的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首先是在王韬的《循环日报》上运用的,但是并没有形成气候,所以在康梁办报之前,我国仍流行的是桐城派的古文。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酝酿着大变革,这种束缚人们的旧文体,已经无法表达维新派变革的激情。同时西方的新思想,新知识,新名词大量涌进,旧文言文已经不能适应介绍新知、新学的需要。于是报章文体出现了。
特点: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常带有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第9题:

“文界革命”中出现的“新文体”又叫“报章文体”,发表这类进步文章的主要阵地是()

  • A、《民报》
  • B、《清议报》
  • C、《民权报》
  • D、《新民丛报》

正确答案:B,D

第10题:

简述“新文体”在代近散文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正确答案: “新文体”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近代散文变革中的一种创造。它是适应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的历史要求而产生的,也是近代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文体”这种维新变法时期出现的散文体式,它力求冲破古文家法,融骈文、散文、单句、偶句于一炉,自由活泼,富于鼓动性,内容上直接宣传维新变法与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言文的一次解放,并且在文坛上取代了桐城派的统治地位,是文言文发展为白话散文进程中的一种过渡性质的新体散文。
“新文体”继承和发展了龚自珍、魏源、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人的散文改革的创作实践,更是康有为、谭嗣同等散文家的散文创作的直接发展,同时又吸取了桐城派古文、文选派骈文以及八股文等旧体文言文可以用来表现新生活新思想的艺术手法与文体格调,镕铸百家,自成新体。新文体以崭新的题材、崭新的主题和崭新的风格,开创了一代新文风,对中国散文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新文体”的影响是巨大的,表现在:
(1)对资产阶级革命派散文作家的影响。不论其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成,都影响了后来革命派作家的散文创作,我们从秋瑾、邹容、陈天华、柳亚子等人的散文中,均可以听到新文体的遗响。
(2)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新文体”给“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散文作家以有益的启示与借鉴。新文体的成功与失误,都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文体革新提供了经验。它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在古代文言文过渡到现代白话文的历程中,起着启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新文体”是现代白话散文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