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火星报》创办的背景、经过及历史功绩?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火星报》创办的背景、经过及历史功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火星报》创办的背景和经过: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俄国革命形势日益高涨。由于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没有把党真正建立起来,因此澄清思想,建立一个能领导革命运动的党就成了当务之急。为了建立这样的政党,列宁认为首先要从办报入手。
1900年秋天,列宁到国外和“劳动解放社”的普列汉诺夫等人商讨了办报的有关事宜,亲自拟订了出版计划,1900年12月24日,《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发刊,不久迁往慕尼黑、伦敦等地出版。列宁是《火星报》实际上的主编和领导者。
《火星报》的历史功绩:《火星报》在列宁主持的3年间,为俄国革命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先,通过对经济派的斗争,使多数地方工人组织摆脱了机会主义的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建党准备了思想基础。其次,通过代办员网的广泛努力,把分散的地方组织联结起来,为建党奠定了组织基础。第三,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宣传,为建党准备了正确的纲领。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完成了初步统一党内思想、联合各地分散的组织、筹备召开党代会的艰巨任务。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火星报》提出的党纲,大会还将该报定为中央机关报。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无产阶级党报是()

A.《新莱茵报》
B.《莱茵报》
C.《真理报》
D.《火星报》

答案:A
解析:

第2题:

简述左宗棠的历史功绩。


答案:
解析:
左宗棠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西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表明他是封建统治的忠实卫道士,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这是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阶级本性决定的。
左宗棠又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积极创办近代企业,主张“官办开其先,民办承其后”,不应“与民争利”,具有积极意义;设立各种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在对待外国侵略问题上,左宗棠反对妥协退让,主张坚持抵抗,挑起收复新疆的重任。在伊犁交涉中,坚持抵抗俄国侵略。中法战争中,一力主战,反对妥协。
左宗棠有远见,主张在新疆、台湾建省设防,在陕甘总督任上,修路屯田、兴办水利、设厂办学、禁烟救荒,整饬吏治盐务,为开发大西北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3题:

写出《火星报》的创办日期和创办者


参考答案:1900年12月24日创办。由列宁等六人创办。《火星报》是由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人士在德国所创办的一份政治性的报纸,是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报,列宁为其创办人之一。《火星报》的座右铭是为"星火燎原”,该句出于弗拉基米尔?奥多耶夫斯基,是对普希金的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回复。《火星报》在1900年12月第一份全俄政治报在德国首次发行,宣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纲领,久后即迁往德国慕尼黑进行出版,1902年4月移至英国伦敦出版,1903年之后移至瑞士日内瓦继续出版,在列宁退出此报的编辑后,1903年《火星报》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掌握,《火星报》便成为孟什维克派的喉舌,最后,《火星报》在1905年停刊,一共发行了112期,其中列宁参与编辑的前51期又被称为《旧火星报》,52期以后的部份则被称为《新火星报》。

第4题:

简述《火星报》时期列宁的新闻思想


正确答案: 1)关于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列宁认为,思想性、坚定性、政治路线的明确性以及对敌斗争的不妥协性,是机关报极为重要的品格。
2)关于报纸的功能
列宁指出:“报纸不及时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列宁认为,通过报纸集中地、系统地向全中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批判机会主义观点,讨论党的策略纲领,就能改变党内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状况,为建党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3)关于出版自由
列宁指出俄国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是政治斗争,其首要任务时争得政治自由,而取得政治自由的首先要求是争取出版自由。
4)关于报纸的群众性
列宁在文章中指出,一定要把机关报办成一切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机关报。大家都来畅谈对运动的贡献和在运动中的收获。这样,就能办好全俄社会民主党人的机关报。

第5题:

简述《火星报》创办的背景、经过及历史功绩?
《火星报》创办的背景和经过: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俄国革命形势日益高涨。由于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没有把党真正建立起来,因此澄清思想,建立一个能领导革命运动的党就成了当务之急。为了建立这样的政党,列宁认为首先要从办报入手。
1900年秋天,列宁到国外和“劳动解放社”的普列汉诺夫等人商讨了办报的有关事宜,亲自拟订了出版计划,1900年12月24日,《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发刊,不久迁往慕尼黑、伦敦等地出版。列宁是《火星报》实际上的主编和领导者。
《火星报》的历史功绩:《火星报》在列宁主持的3年间,为俄国革命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先,通过对经济派的斗争,使多数地方工人组织摆脱了机会主义的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建党准备了思想基础。其次,通过代办员网的广泛努力,把分散的地方组织联结起来,为建党奠定了组织基础。第三,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宣传,为建党准备了正确的纲领。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完成了初步统一党内思想、联合各地分散的组织、筹备召开党代会的艰巨任务。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火星报》提出的党纲,大会还将该报定为中央机关报。

第6题:

简述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历史功绩。


答案:
解析:
大会通过了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规定了民主革命的基本纲领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为目标。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原则。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第7题:

简述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功绩。
①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发挥并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②为汉族人民保存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
③还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人类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第8题:

简述1958年学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及结果。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使学制适应这一需要,1958年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实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过典型实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1958年以后,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实验,如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实验;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实验;为了提高程度,进行了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了业余学校,全国出现了三类主要的学校。
但由于“左”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的实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的表现作了纠正。

第9题:

为了创建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政党,列宁领导创办了全俄政治报纸()

A《真理报》

B《火星报》

C《前进报》

D《工人报》


B

第10题:

()领导创办了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火星报》,《火星报》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党思想,联合各地分散的组织,筹备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的艰巨任务。


正确答案: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