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评述梁启超的报刊思想。

题目
问答题
简要评述梁启超的报刊思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评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孔丘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修养。“礼”与“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 学礼要做到一切视听言行都符合礼的规范。礼要有一定的形式,但更应该重视的还是礼的内容,要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否则就徒具形式。在道德教育中,提倡礼的教育要贯注仁的精神,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能真正充实。以仁的精神来对待不同的伦理关系时,就有不同的更具体的道德规范,其中最重要的两项道德规范是忠与孝。“忠”要求对人尽心竭力、诚实负责:“孝”要求尊敬和顺从父母仁德的实行可分忠和恕两方面,即消极的方面和积极的方面,“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孔丘还总结了一些进行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一是立志,以志于仁道为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并且坚持志向,不为外来因素的干扰而动摇。二是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三是力行,努力按道德规范进行实践。四是中庸,待人处事都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五是内省,不论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六是改过,人会犯错误是客观存在,“过则勿惮改”,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

第2题:

试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和“韬奋精神”。
毛泽东题写:“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邹韬奋从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出版的报刊有《生活》、《大众生活》、《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日报生活刊》、《抗战》、香港《大众生活》和《全民抗战》等。韬奋流亡国外的两年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撰写了海外见闻通讯,后来集印成《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美它们是“充满着爱与力的新游记”。
1935年11月邹韬奋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最高发行量20万份。1936年出至第16期,被国民党查封。同年3月,他在香港创办了他多年梦寐以求的《生活日报》,出版后55天自动停刊,8月迁上海,在复刊日报受阻情况下,他只好将日报的增刊改名《生活星期刊》出版。由于“七君子事件”被捕。在狱中8个月,韬奋写下了《经历》、《读书偶译》等著作,坚持用笔战斗。1937年《抗战》三日刊创刊,从7号起一度改名《抵抗》。《大众生活》周刊1941年5月复刊,1941年12月停刊,他以宣传团结抗日,呼吁建立民主政治为宗旨。

第3题:

简要评述泰勒原理。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泰勒认为课程即学校为了达到其教育目的而设计并指导的学生所有的学习。课程编制过程可概括为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结果这样四个步骤或阶段。这里,我们一方面似乎可以看到博比特和查特斯以目标为中心的课程编制模式的影子,另一方面也依稀可以看到杜威的目的与手段之关系的影响。
对泰勒原理批评最多的,也许是认为它把课程编制作为一种直线式的过程。但很有趣的是,尽管一些学者批评泰勒原理,而他们提出的大多数建议却又在遵循泰勒的模式。甚至有此完全不赞同泰勒原理的学者也是这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泰勒原理确实成了课程领域的一个范式。
当今,国际上许多课程论工作者都坚定地相信,形成明确的目标是所有课程设计中必需的第一个步骤,而且也是所有其他课程设计中必需的第一个步骤,而且也是所有其他课程决策的准则。但人们没有注意到,除了可以从目标入手外,还可以从其他处入手;而且目标也并非一定是判断手段的有效准则。
事实上,自泰勒原理发表后,也有不少课程论工作者试图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勾勒课程编制产生过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及其关系。
有人试图通过描述一些具体的观念(包括对教育目标的来源、课程组织的类型、评价手段的具体说明等)来修正泰勒模式。其中,塔巴就把泰勒的四个基本问题作为直线式的步骤,再进一步把它们划分成八个步骤。有人认为,泰勒原理是直线式的,如果评价结构不符合预期目标时,不能实现反馈,以重新编制课程。例如,惠勒以泰勒模式为基础,将它改成圆周式。
事实上,泰勒是很强调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的。他认为,目标是评价的准则,目标的界说是评价的初步阶段。用评价程序来确定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目的在于进一步修改教育计划。不过,不得不承认,惠勒的图解把泰勒原理中的这层意思更加明确化了。

第4题:

简要评述梁启超及《时务报》


正确答案: 梁启超以利用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从23岁起就开始从事办报活动,一生主办了诗歌报刊:《万国公报》《新民丛报》《时务报》《清议报》等等,此外还积极参与各地的办报活动,在一生的办报活动中,梁启超形成了自己的办报理论和新闻思想:
①认为报馆是维新的耳目喉舌,提出“去塞求通”的办报思想;
②认为报馆的两大职能是: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
③提出办报的四个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④提出强调并舆论的重要性,认为无论何种政体,健全的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而报纸是造成舆论最重要、最有力的机关;
⑤在我国最早提出了“党报”、“机关报”的概念
⑥创造了“新文体”,即“报章体”,其特征是语言丰富,条理明晰,平易畅达,笔调自由,感情充沛,也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
《时务报》:
上海强学会和《强学报》被查封后,康有为多方联系,策划另办报纸,得到了黄遵宪的大力支持,1896年,黄遵宪、汪康年、吴德潇、走凌翰、梁启超等五人联名发起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汪康年任总理,负责报馆内外事务。梁启超任主笔,负责具体的文字工作。
《时》为周刊,线装书册式,该报的宗旨是宣传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身后具有维新思想的士大夫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的欢迎,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特别是梁启超长达6万余字的《变法通议》,在该刊上连载21期,影响相当深远。随着他们对现实和腐败当局的揭露,很快遭到了顽固派的抵制,尤其是以张之洞为首的顽固派官僚对报内事务横加干涉。1897年,梁启超被黄遵宪推荐,赴湖南任时务学堂总教习,《时》从第55期起由汪康年主持,69期后停刊。

第5题:

试评述普利策的报刊活动及其贡献。


正确答案: 新闻活动
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1911年10月29日),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1864年到美国参加林肯骑兵部队。一年后退伍,到圣路易城做杂工,自学法律。1867年取得律师资格,同年3月入美国籍。1868年任德文《西方邮报》记者。1869年12月当选密苏里州众议员。1876~1877年任《纽约太阳报》驻华盛顿记者。1878年购得《圣路易电讯报》,1880年将它与《晚邮报》合并为《邮报—电讯报》,成为获利最优厚的晚报。1883年买下纽约《世界报》。1884年当选国会议员,数月后即辞职,专心办报。1887年又出版《世界报晚刊》。他采用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他强调新闻的真实、准确、文字简洁通俗,重视社论。被认为是19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新新闻事业”的创始人。1890年辞去《世界报》主编职务。晚年双目失明。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逝世。遗嘱捐赠200万美元作为创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1912年开办)的基金,并赠款设立普利策奖。
新闻思想
19世纪末至20世纪,作为美国报界最有社会责任理念、最受人尊敬的报人——普利策是当之无愧的。他一生都在为提倡和实现社会改革而疾呼、奔走、奋斗。他的远大的新闻理想是:报纸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他认为新闻是文明社会中崛起的一股最强大的力量,他珍视报纸的独立性,因而十分重视发行量,因为,“如果一家报纸真是为公众服务,它的发行量一定很大。第一,因为它的新闻和评论必须吸引广大民众;第二,因为发行量意味着广告,广告意味着金钱,金钱意味着独立”。在普利策生活的年代,新闻记者不受重视,他希望记者能够与受人尊敬的医生、律师比肩而立。普利策不仅看到了新闻对于社会的巨大力量,也看到了它自身应该进一步发展。普利策认为应当建立新闻学院,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新闻工作者。他写道:“只有最崇高的理想,兢兢业业的正当行为,对于所涉及的问题具备正确知识以及真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使得报刊不屈从于商业利益,不寻求自私的目的,不反对公众的福利。
贡献
普利策对新闻学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成功地办了《快邮报》和《世界报》,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新闻理论,还向哥伦比亚大学捐款200万美元,帮助创建了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哥伦比亚新闻学院,临终又为这一学院捐款100万美元,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作为优秀的新闻、历史、音乐和戏剧作品的年度奖金。

第6题:

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新闻活动与办报思想。
邹韬奋的新闻活动。
1926年,接编《生活》周刊,正式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5年11月16日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1936年3月,积极筹划出版《永生》周刊,鉴于国民党压迫,由金仲华主编。1936年6月7日,在香港筹备出版了《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同年8月23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从香港迁回上海,改名《生活星期刊》继续出版。1936年11月22日,在“七君子事件”中,邹韬奋被捕狱。
(一)以大众进步和民族解放为目的
(二)主张办报刊要有个性
(三)适合大众需要的文风
第一,“促膝谈心”。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人。
第二,“明显畅快”。使一切初识字半通文的妇女们,孩子们,工友们,农夫们,都能看懂生活日报。
(四)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
第一,言论上的独立精神。
第二,工作上的敬业精神。
第三,读者至上的服务精神。
(五)重视报刊的经营管理
第一,处理好“事业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第二,实行“集体的管理”与“民主的纪律”。
第三,“搞好管理,精打细算,自力更生,永远节约”,也是邹韬奋的一条经验。
第四,主张“为公择人”。

第7题:

简要评述孟德维尔的经济思想。


正确答案:(1)同崇尚节俭的道德观相对应,论证了奢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提出追求私利是人的本性,是社会繁荣的基础;
(3)把劳动分工看成是增进财富的最有效的方法,并论证了国际分工的作用;
(4)提出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
(5)其分工学说、自由放任主张为斯密所接受,其奢侈学说对凯恩斯产生了重要影响;
(6)其关于私利的哲学思想成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信条。

第8题:

试评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梁启超是清末维新变法时期极其重要的领导人物,其教育思想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针对中国当时的现状,梁启超认为国势的强弱随人民的教育程度而转移,并明确地将“开民智”与“伸民权”联系起来,为“伸民权”而“开民智”,权生于智,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专制与愚民、民主与科学的内在联系。他的“开民智”实具有科学与民主启蒙的内涵。后来梁启超觉察到“民智”和“民权”并不能画等号,教育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权利”意识,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奴隶性,因此他提出教育应该有宗旨。可见他对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剖析比较深刻,也是极为注重教育的作用。
(2)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梁启超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新民,他所定义的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诸如国家思想、权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险精神以及公德、私德、自由、自治、自尊、尚武、合群、生利、民气、毅力等。可以看出这种新民正是具有资产阶级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的新国民,因而梁启超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具有资产阶级品质的新型国民。
(3)论学制。梁启超借鉴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中的年龄与身心发展的关系理论,列出了一份《教育期区分表》,将受教育者划分为5岁以下(幼儿期——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期),6~13岁(儿童期——小学校期),14~21岁(少年期——中学校期),22~25岁(成人期——大学校期)四个年龄阶段,分别介绍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智、情、意、自观力(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基本特征。
(4)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梁启超于1896年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次以专文论述师范教育。在文章中,梁启超对新旧学堂中的教师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时府州县学、书院和蒙馆等传统学校的教师都是一些不通六艺、不读四史的人,更不了解西学的基本情况。中国急需普遍设立中、西学兼习的新式学堂,但不能依靠这些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设立师范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
重视女子教育也是梁启超维新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在《变法通议·论女学》中,系统论述了女子教育问题,从女子自养自立、成才成德、教育子女、实施文明胎教等方面揭示了女子教育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指出接受教育是女子的天赋权利,也是男女平等的保障,中国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女性这一巨大的人才资源。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幼学》中,倡导对中国儿童教育进行改革。通过对中、西儿童教育的比较,他指出西人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而在中国则与之相反;西人重视理解,而在中国注重识记;西人注意直观教学,实物教学,而在中国只注重言语文字。他建议中国应从编写儿童教学用书入手对儿童教育进行改革。
总的说来,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代表的是时代发展的一种方向,他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企图以教育改变国家的命运,“开民智”进而“伸民权”,这一点具有进步意义,体现了它自身资产阶级的革命性;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和资产阶级固有的妥协本性,粱启超无法认识到改变中国社会的根本途径,企图借封建统治阶级的力量进行改良救国,是不可能的,因而其教育主张很多不能彻底实现,但其中的意识和趋向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尤其是在教育公平、女子教育和向西方学习方面,梁启超有很多思想是值得褒奖的。

第9题:

简要评述梁启超的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去塞求通”,想用资本主义思想去“通”开封建主义思想之“塞”。
(一)关于报刊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1.“报馆有益于国事”。……维新派人士的共识……
2.“去塞求通”。……我国最早用“耳目喉舌”来形象化地表述报刊的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二)关于报刊性质与任务的论述
1.报刊性质多样。他说:“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若前之时务报、知新报者,殆脱一人报之范围,而进入于一党报之范围也。”这是我国最早关于“党报”的见解。
2.报馆的“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论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三)关于办好报章的条件的论述……有四个条件:“一曰宗旨定而高,”,不能以牟利、媚权贵、悦市人为宗旨,而应“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二曰思想新而正”,不能用“人人所已知者”和“前人所已言者”来敷衍读者,而应“取万国新思想以贡于其同胞”;“三曰材料富而当”,要使读者“具备全世界之知识”,“阅一字得一字之益”;“四曰报事速而确”,要“重时事”,“知今为最要”。
(四)关于舆论的论述梁启超认为,舆论是“国民多数之意见”,但它又是无形的,报刊成为它的代表。可以“造舆论”。……

第10题:

什么是“韬奋精神”?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韬奋精神”——热爱人民,真正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使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毛泽东于1942年提出《解放日报》)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记者、报刊活动家、出版家和政论家。1926年10月,邹韬奋接办《生活》周刊,正式开始新闻出版生涯。“九一八”事变促使他的思想发生质的变化,表现出极为鲜明的抗日救国立场和社会主义倾向思想。1933年,被迫出过逃亡,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用笔进行革命斗争。半年后,《生活》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之后不到两个月,生活书店又出版了《新生》周刊。《新生》沿用《生活》原班人马,由邹韬奋挚友杜远生任主编。1935年,日本驻沪总领事借口《新》刊载的《闲话皇帝》侮辱天皇,要求国民党当局查封,惩办文章作者,国民党当局立即开庭审理,判处了黄远生一年零两个月徒刑,并查封了《新》,这是著名的“新生事件”。流亡国外的两年当中,邹韬奋写出了后来出版的《萍踪寄语》。1935年8月,回国之后,邹韬奋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2月被封).1936年3月,邹韬奋流亡香港,创办《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周刊)。1936年11月22日,因为“七君子事件”被捕。被监禁期间,撰写了《经历》、《萍踪忆语》等著作,1937年7月出狱,邹韬奋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1938年7月,和李公朴创办的《全民》合并,改为《全民抗战》。1941年2月,被当局查封,1941年2月,邹韬奋第三次流亡到香港,1941年5月,复刊《大众生活》12月停刊。
邹韬奋的主要新闻思想: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②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
③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或者特色
④文风要“明显畅快”。邹韬奋把提高大众文化水平,推广大众文化作为报刊的基本任务之一,因而一贯重视报刊文字的通俗易懂。
⑤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和广告的关系。
⑥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为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理想的编辑:大公无私;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文字达畅;至少精通一门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