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兰陵王•柳》为例,分析周邦彦词章法结构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以《兰陵王•柳》为例,分析周邦彦词章法结构的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周词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如《兰陵王•柳》第一片写自我的飘泊,挽合今昔,第二片写目前送别情景,既有往事的回忆,又有别后愁苦的设想。第三片又由眼前景折回到前事。今昔回环,情景事交错,极尽吞吐之妙。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羁旅行役之感,试以此类作品为例,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参考答案(1)章法结构上,柳永多按时间顺序叙写,周邦彦则打乱时空顺序,回环往复。
  (2)抒情手法上,柳永多直接抒发感情,周邦彦则善用比兴寄托方法曲折抒情。(3)语言风格
  上,柳永词自然流畅,不避理俗;周邦彦词典雅精工。

第2题: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直抒胸臆,主观感情充沛。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下列作品属于咏物词的有()

A、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B、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C、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

D、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试析周邦彦《兰陵王·柳》词的艺术手法。


正确答案: 周邦彦《兰陵王·柳》词的艺术手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显示了作者在词法上的深厚功力。一是章法的变化。这首词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别情加以铺叙和渲染,既有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又有现实和想象的交错,叙述视角也时有变化,客观的描述和主观和感受几成一体,但篇章结构却显得极其缜密,笔势收纵自如,张驰有致,充分体现了周词回环往复、开阖变化的特色。二是造语的工巧。周词以注重炼字、炼句而著称,如开头的“柳阴直”句,只用一个“直”字就将长堤和垂柳画了出来,细细玩味,既是对时间的交代,又有对空间的透视,而笔直地伸展向远方的柳堤,又自然会牵动起行人的别情。还有“斜阳冉冉春无极”,更是被视为映照全篇的所谓“词眼”,受到古今词论家的激赏。三是音律的考究。《兰陵王》词是周邦彦创制的新曲,音韵格律相当复杂,突出的特点是多用拗句,作者写来却得心应手,充分体现了词的音乐美。

第5题: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中故国指代?()

  • A、已经灭亡的南唐
  • B、旧地
  • C、首都汴京
  • D、故乡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下列属于周邦彦的代表词是()。

  • A、《望海潮》
  • B、《西河》
  • C、《兰陵王》
  • D、《苏幕遮》
  • E、《雨中花》

正确答案:B,C,D

第7题: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中故国指代()


正确答案:首都汴京

第8题: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中故国指代?

A. 已经灭亡的南唐

B. 旧地

C. 首都汴京

D. 故乡


正确答案:C

第9题: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体现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谈谈周邦彦《兰陵王•越调•柳》、《六丑•中吕•落花》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①最能代表清真词艺术特点的,是他的咏物词和羁旅行役词,这两种题材的词寄寓了身世之感,内容是相通的,在艺术上将赋的体物描写技巧与词的写景言情结合起来。
②如其《兰陵王•越调•柳》一词,名为咏柳之作,实际上就惜别写身世之感,对“柳”的物态描写,紧扣着“京华倦客”的思绪来写,每一笔景物勾勒的作用,可以令读者于思索后体会出一种雄浑之意味,所以能浅薄重复,这实在是清真词的一种特长。与柳永的铺叙多用直笔不同,周邦彦好用曲笔,并习惯于倒叙,在叙述中穿插片段的情节,将过去的前事与现在的处境作时空交错的叙说,表现方式曲折含蓄;又以层层铺排的方式摹写物态,体物入微,工巧细致,开创了一种慢词铺陈叙写的新方法。
③周邦彦的词以写羁旅行役为主,反映其宦游漂泊的心路历程。他一方面以深契微茫的笔触体物言情,表达曲折深细,心理情感内容得到多层次的展开;另一方面又很讲究辞章和结构,使丰富曲折的内容归于和谐统一。在反复的铺叙、勾勒中,清真词达到了情与景谐、思与笔合、意与境共,通篇浑然一体。
④《六丑•中吕•落花》是一首做客他乡时写的羁旅词,看似咏落花,实为自叹身世之作。在叙事抒情中,不说花落春去,却说有花惜春,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又忽然离开人事而插入景语,实写与虚拟纵横交错,呈现回环往复、纡徐复杂的格局。作者将情节化的趋向引入慢词之中,展现的是一种复杂的感情历程,在结构上花了很大功夫,章法上的复杂变化,包括不同时间中情事的转换、不同空间的转换、此事与彼事的转换、写景语叙事言情的转换,都很见匠心,错综中有条贯,丰富中见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