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离骚》的比兴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

题目
问答题
《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离骚》的比兴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离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战国时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B、我国古代最长的爱情诗
C、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D、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答案:B
解析: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离骚》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有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第2题:

下列关于《离骚》的艺术成就叙述正确的有()。

  • A、开创了比兴手法
  • B、主客问答、铺排描写的方法影响了汉赋的形成
  • C、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
  • D、具有幽眇情深的特点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论析《离骚》运用比兴手法的特点。


正确答案:《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诗中大量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舍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幻想世界。如诗人写他朝发苍梧,夕至县圃,以望舒,飞廉、鸾皇、凤鸟、飘风、云霓为侍从仪仗,上叩天阍,下求佚女,想象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场面宏伟壮丽,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

第4题:

《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有什么新的发展?


正确答案: 《离骚》中缤纷的香草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世界上美好品德的形象化,诗人正是通过他所铸造的这些绝美意象,展示了自己高洁美好的品德。屈原还借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政治生活中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
《诗经》的比兴手法一般是触景生情,是实写;《离骚》的比兴,大多是虚构、想象,是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诗经》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的片断,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比喻、联想;《离骚》却把物我、情景交融起来,构成一种象征体。

第5题:

试分析《诗经·关雎》诗中的比兴手法。


正确答案: 比兴手法的运用是《关雎》的主要艺术特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篇开头即以关关鸣叫的雎鸠起兴,象征异性间的爱慕,以表示“君子”对“淑女”的爱恋。这既为诗歌抒写爱情提供了一个清丽秀美的环境,起到供托气氛的作用,同时又表达了诗句隐含的喻义。第二、三章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作者皆以采荇菜起兴,“流”、“采”、“芼”几个动词的变换,生动地描绘了采摘荇菜的动作,又话意双关地写出男子求娶女子的热烈而急切的心情。“参差荇菜”的三次复唱,语气回旋跌宕,起到充分抒情表意的艺术效果,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第6题:

下列诗作,托物寓意、纯用比兴的是()

A屈原《离骚》

B谢灵运《登池上楼》

C陈子昂《感遇》

D杜甫《登高》


C

第7题:

《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有什么新的发展?


正确答案:屈原在《离骚》中采用的“美人香草”式的寓意手法已远远超过了《诗经》中的所谓“比兴之义”。《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断,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比喻和联想,而屈原的作品却有了极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它开始把物与我,情与景糅合和交融起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以彼物比此物,或触物以起兴,而是把物的某些特质与人的思想感情、人格和理想结合起来,通过联想和想象水乳交溶为一体,寓情于物,见物知人,构成一种象征体,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张力。在长诗《离骚》中,诗人抓住香花异草、佳木美林、男女情爱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美学内涵,来美化抒情主体的形象和性格,从而也使全诗的风格更为绚美奇丽,光彩照人了。

第8题:

《离骚》的艺术特色有()。

A、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B、篇幅宏伟

C、打破了《诗经》四言形式

D、用了大量的方言和口语入诗


标准答案:ABCD

第9题:

《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


正确答案: 美人、香草是《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诗人在《离骚》一诗中以披香戴芳、饮露餐英来比喻道德的自修和品德之高洁。“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另外,诗中在论述人才的培育时,也以香草为喻:“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在论述先王之“美政”时,亦以众芳为喻:“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离骚》诗中涉及的香花美草就有几十种,五彩缤纷,鲜丽夺目,简直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香草世界。而这些物象显然又是与诗人的“内美”、“修能”、“高洁”、“昭质”、“清白”的道德本质相应的。“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它们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世上美好事物的具象化。
诗人在长诗《离骚》中,除“寓情草木”之外,复“托意于男女”。“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思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诗人在诗中不时的借用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用爱情来比喻,用爱情的心理来刻画自己对君国的忠诚和哀怨眷恋之情。

第10题:

宋代词人()擅长采用比兴寄托的方式,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就以香草美人寄托政治寓意。


正确答案:辛弃疾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