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现象(活动)的构成?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现象(活动)的构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 1、有侵权内容的新闻作品已经发表2、行为的违法性3、新闻作品有可指认的对象4、新闻传播媒体和新闻作者的过错。

第2题:

简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正确答案: 新闻工作者在其生产和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鲜明特征:
(1)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
(2)新闻工作以全社会为其工作对象,也以全社会为其服务对象,新闻工作者能够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十分广泛的联系
(3)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就很强的政治洞察力作为喉舌工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4)新闻媒介在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方面具有权威性,新闻工作者作为舆论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称为社会公正的法官
(5)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是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创造性劳动
(6)新闻工作者往往是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发生的事件报道出去,使得新闻工作者所反映的生活会同复杂的实际生活产生一定的距离,因而新闻职业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第3题:

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行为准则规范是()。

A新闻纪律

B新闻道德

C新闻原则

D新闻政策


B

第4题:

简述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1)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在新闻岗位上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忘我奋斗的献身的精神。
2)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
3)乐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
4)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5)有熟练的新闻业务才能

第5题:

简述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的具体要求。


正确答案: 江泽民提出的“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
“打好五个根底”: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打好知识根底;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六种作风”: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

第6题:

简述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正确答案: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报社讲话中提出的“打好五个根底”,提倡“六种作风”的要求,应该作为当前及今后新闻工作者修养所遵循和努力的方向。
“打好五个根底”是:
1、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2、打好法律政策根底。
3、打好群众观点根底。
4、打好知识根底。
5、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六种作风”是:
1、敬业的作风。
2、实事求是的作风。
3、艰苦奋斗的作风。
4、清正廉洁的作风。
5、严谨细致的作风。
6、勇于创新的作风。

第7题:

简述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现象(活动)的构成?


正确答案: 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具备有人的全部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活动)的构成通常有两种表述方法:一种是分为三个部分,即: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另一种是分为两类,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指认识过程中的诸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

第8题:

简述新闻工作者如何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正确答案:1、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2、要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获取新闻素材,新闻采访要出示有效的新闻记者证。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
3、报道新闻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不摆布采访报道对象,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刊播报道要署作者真名。
4、摘转其他媒体的报道要把好事实关,不刊播违反科学和生活常识的内容。
5、刊播了失实报道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响。

第9题:

简述新闻工作者及其职业特征。


正确答案: 概括地说,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是:以准确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引导舆论为主要职责,这是一个政治性强、社会影响广泛,因而社会责任重大的职业。

第10题:

运用现场观察法,试对新闻工作者或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


正确答案:(1)现场观察法是指亲历新闻活动现场,通过观察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在新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2)如参与采访、写作、收听、收看新闻活动,观察、记录或拍摄他们的言行。(3)比如,传媒系统的领导干部通过现场观察新闻从业人员工作时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个人习惯,就了解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