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训诂的实践形式。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训诂的实践形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训诂实践中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以形求义?


正确答案:以形求义的适用范围有以下:
(1)适用于分析本义,对引申义和假借义的分析不能用形训;
(2)适用于使用本字的情况,使用通假字时不能用形训;
(3)适用于分析笔意,形训要根据较古的字形。

第2题:

简述训诂学的现实的原则。


正确答案:训诂学要坚持现实的原则,这主要是指在训诂时要注意如下三点:
一是要时时注意从今人的角度出发,以今语释古语,以易释难使我们的训诂能很容易地为今人所接受。
二是要以已知释未知,凡不为今人所了解的词义、句意等,都要用已知的知识想尽办法去解释它,使之成为已知。
三是在训诘时,既要尊重故训,对前人的训诂成果给以充分地肯定,又要认识耕前人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因此也不能旨从。要善于发现前人训诂中的错误,敢于纠正旧训诂的弊病,不断地推陈出新。只有这样,训诂学才能得到振兴。

第3题:

简述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其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1)客观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

第4题:

简述汉代训诂的成就。


正确答案:(1)古书注释大批出现:
1.儒家经典的注释大批出现;
2.道家和其他著作也有一些注释。
(2)出现了通释语义的专著。《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扬雄的《方言》、刘熙《释名》、服虔《通俗文》、佚名《小尔雅》。《方言》不仅是训诂学的重要著作,而且是我国方言学的先驱。《释名》因声求义,推求事物名称的由来,为我国语源学开了先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是我国训诂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

第5题:

简述传注体训诂的类型。


正确答案:(1)从传注的对象来说,可以分为注(对原文的注解)和疏(既注解原文又注解注)。
(2)从传注的作者来分,可分为自注和他注。
(3)从训诂的内容来说,可分为释义类传注和叙事类传注。
(4)从注解之间的关系说,可分为原注、补注、集注。

第6题:

为什么因声求义是训诂实践的重要方法?


正确答案:因为语言形成之初,音和义无必然联系,但在约定俗成之后,每一具体语言中语音和语义形成的实际关系就不再是任意性的,而是具有严格的规定性。不论是词本身的词义系统还是一组词所组成的词族,都是由声音为纽带联系着。抓住声音这一线索,就有可能探出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以及说明所属的词族和通转现象。

第7题:

简述训诂的内容。


正确答案:训诂是以解释词义为基础工作的,实际上为后来的语法学和修辞学提供了素材。分析句读、阐述语法是后来的语法学;研究特殊的表达方式是后来的修辞学。串讲大意和分析篇章结构,扩大了训诂的单位。七项内容:解释词义(基础)、分析句读、阐述语法(语法)、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修辞)、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扩大单位)。

第8题:

简述训诂的实践形式。


正确答案:训诂的实践形式也就是训诂成果的表现形式。章炳麟在《国故论衡》中归纳为通论、驸经、序录、略例四种。《训诂学导论》则概括为如下几类:
一是解释语义的专著。包括总释群书语义的,如《尔雅》、《释名》、《广雅》等;专释一书语义的,如《毛诗传义类》、《说雅》、《选雅》等;解释部分词语的,如《通俗文》、《训诂文字略》、《恒言录》等。
二是音义兼注的专著。也包括注释群书音义的,如《经典释文》、《群经音辨》、《玄应音义》等;单注一书音义的,如大量的注释书。
三是形音义合解的专著。包括每一字都解说形音义的,如《说文解字》、《字林》、《玉篇》、《类篇》、《字汇》等l不是每字都解说形音义的,如《匡谬正俗》、《通雅》等。
四是注释书。即历代训诘家给古书作的注解。从汉代开始.直至现代,此类训话形式最为普遍。
五是其他。包括以训诂形式出现的正文和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诂。如《周易·蒙》:“蒙者,蒙也”等。

第9题:

先秦的训诂有哪些形式?


正确答案:①借字义的解释来阐明一种哲理或政治主张。
②借字形的解释来阐明哲理或政治主张。
③辨析同义词和解释古书字义。

第10题:

简述训诂简史。


正确答案: (1)萌芽时期――先秦的训诂;
(2)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
(3)沿袭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训诂;
(4)变革时期――宋代的训诂;
(5)衰落时期――元、明两代的训诂;
(6)复兴时期――清代的训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