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谌容小说在取材上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谌容小说在取材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创作题材始终追踪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反映出谌容沉重的社会责任感,她是当代作家中以创作题材取胜的作家之一。《散淡的人》涉笔高级知识分子入党问题;《关于仔猪过冬的问题》谴责了形式主义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并提出了在“生产责任制”后应如何引导农民的问题;《减去十岁》是对“文革”浪费人们宝贵生命的控诉。80年代以后,中国在摆脱了“左”的影响后走向了快步发展的道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也带来了人们种种困顿不安的情绪。为此,谌容创作了《懒得离婚》。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口老年化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引人注目的两大问题,谌容又创作了《人到老年》,《死河》。显示她对小说艺术的把握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分别以具体作品为例,结合身世、思想,谈谈同为豪放词人的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苏轼:很达观的文人。虽然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很不顺达,但是他的学问他的个性,使他始终能够很洒脱很轻松的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和不满意,所以苏轼的豪放是从心里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给人的感觉是飘逸和洒脱,如行云流水。(参考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辛弃疾:最大的愿望是收复北方失地。但是南宋是一个懦弱的王朝。大部分当权者是主张苟且偷安的主和派,毫无疑问,主战肯定会得罪当权者。他英雄一样直爽的性格,使他的愿望一直不能够实现,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就自然充满了一种冲天的豪放感觉,弥漫着一个爱国战士的悲壮和激情。可是他的不受重用又导致他的失意,这就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杜甫似的沉郁。(参考作品:《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第2题:

以下小说属于谌容作品的是()。

  • A、《人到中年》
  • B、《永远是春天》
  • C、《光明与黑暗》
  • D、《如意》
  • E、《森林里来的孩子》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知青小说的看法。


正确答案:在80年代,“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是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知青小说对于历史的叙述,一开始就表现出体验和阐释的多向性。早期的知青小说,更着重于对“文革”悲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他们的青春、信念的被埋葬,心灵的受扭曲的过程。在卢新华的《伤痕》,陈建功的《萱草的眼泪》,郑义的《枫》,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竹林的《生活的路》,老鬼的《血色黄昏》等作品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和回首往事的悔恨和悲哀。随后,在越过最初的悲剧揭露、展示的表现方式之后,一部分创作,在视点、情感处理和叙述方法上出现了变化。这一变化,与“知青运动”事实上已结束有关,也与大批知青返城后的处境有关。城市对于这些“游子”的态度是复杂的,但无论如何,它绝不是原先所企望的理想的“天堂”。城市既提供了开拓新生活道路的可能,也有事先没有料到的推拒,以及上学、就业、住房、婚姻、人际关系等等的困扰。即使具体生活问题得到解决,已破碎的生活信念、价值观,也不一定能得到修复或重新确立。在新的环境下,已逝的生活将会在记忆中“重构”。批评家普遍认为,在表现新的生活矛盾与精神困惑上,写于1981年的短篇《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和中篇《南方的岸》(孔捷生),是表现“知青文学”这种转移的最早作品。这两篇小说的题目都具有双重寓意:“终点”与“岸”,都意味着到达和寻得归宿,意味着漂泊的结束;但是,小说中所表达的,则是另一种性质的漂泊无定的开端。此后,知青小说在生活评价上开始“分裂”。或者继续坚持对“文革”的“上山下乡”运动的否定,和生活的荒谬性的冷静批判。或者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在不断地将“知青”投身运动的精神抽象化,并坚决地捍卫这“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富有牺牲精神、开创精神和责任感的一代”(注:梁晓声《我加了一块砖》(《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2期)。梁晓声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70年代开始写作、发表作品。197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父亲》等。出版有短篇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和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雪城》等。)的价值上,梁晓声的创作是有代表性的。从1968年起,他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生活了七年。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雨》、《雪城》等小说中,也写到知青所受的愚弄,但也表达了“我们付出和丧失了许多,可我们得到的,还是比失去的多”的“无悔”宣言。他持续地保持一种分明的道德立场,和悲壮的浪漫风格。在张承志、史铁生的“知青”题材的写作中,对往昔生活的挖掘,则表现为另一趋向。他们在开始时,已明显离开社会政治视角,而着重发现民间生活中可能具有的人性品格,以作为更新自我和社会的精神力量。“文革”初期与后期的知青,在对生活的看法上,也有许多的变化。王安忆曾对比地谈及六九届初中生的情况,说他们并没有形成如“老三届”(注:“老三届”,指“文革”开始的1966年已在中学就读的,在1963年、1964年、1965年入学的初、高中学生。)那样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在刚刚渴望求知的时候,文化知识被践踏了;在刚刚踏上社会,需要理想的时代,一切崇高的东西都变得荒谬可笑了”。他们许多人没有经历“老三届”的那种“痛苦的毁灭”,不需要为自己的青春的价值辩护,因而也失去了从“插队”的乡村中寻找精神财富的动机。从王安忆写她“插队”的淮北乡村生活的小说,包括她的长篇《69届初中生》,很难看到对于这片土地的“恋情”, 看到诗意的想像。持一种较为冷静的态度来写知青生活,写“上山下乡”运动,是这一题材后来出现的变化。阿城和李晓都迟至1984年才开始发表他们的创作。他们的小说虽然也写知青生活,但其视角和题旨,已难以用“知青文学”来概括。阿城和李晓由于家庭等方面原因,“文革”中被排除在“运动”之外,成了“旁观者”,有可能看到置身其中者所难以看到或忽略的事态。(注:阿城的父亲钟惦棐,1956年到1957年间,因发表《电影的锣鼓》,《上海在沉思中》等文章,成为右派分子。李晓父亲巴金在“文革”中作为“反动作家”受到迫害。)李晓的短篇从题材的时间“次序”上说,他首先写的是“知青”返城后的情况。《继续操练》、《机关轶事》、《关于行规的闲话》等,写返城后从事各种职业的“知青”,为权、利等欲望所进行的“操练”——钻营、欺诈和不择手段的倾轧。在这之后,他才回过头来,在《屋顶的青草》、《小镇上的罗曼史》和《七十二小时的战争》中,追叙这些权势场上的“弄潮儿”在“文革”中的经历;这似乎包含着对他们现实心理行为所作的溯源。他用嘲讽、调侃的“喜剧”方式来处理这些“悲剧事态”,作品的内涵有浓重的宿命的悲哀。他关心的是发生在这些为生存而挣扎、搏斗的青年人身上的人性扭曲过程及后果。

第4题: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新小说派代表作家罗布-格里耶的主要创作特点。


正确答案:罗布-格里耶的小说有这样几个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艺术特点:
(1)“中性的描写”手法。即特别注重对物的描绘。其描绘极细乃至臻于“科学的准确”程度。范例如《快镜头》中的《咖啡壶》:开头一幅静物写生画写完之后,并没有读者期待中的下文出现;之后似乎还是物。所以,如此刻意写物的倾向,让他获得“物的作家”的称号。《橡皮》中的橡皮,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不是象征物,而是用作情感和人物倾向的支撑,可被视为意识和纯粹物质世界的中介物。它是人物意识的一种物质表现。这样看来,作品中完全剔除社会意义,是罗布-格里耶对传统小说的最大反叛。
(2)重复描写。《橡皮》的叙述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瓦拉斯一再去文具店买那块他一直买不到的橡皮,如此重复不已是否以示人物的执着?《在迷宫里》无数次的变换仍是同一种场景、人物反复走的仍是大同小异的地方,而且始终绕不过那幢楼那间房那同样的人。《嫉妒》中弗兰克捏死蜈蚣的相似描写多达9次,实为表现弗兰克比A的丈夫更具男性的性格,反复的描绘实际上是揭示嫉妒在偷窥者的脑中不可抹去的痕迹,嫉妒的心理被物化了。
(3)时序颠倒。故事总是幻觉般的,而不是作为“生活过的历史”来表现的;他认为作品“本身就是它自己的现实”,所以,故事不再遵循时间的发展:《橡皮》的开始和结束都在同一时刻。瓦拉斯自己杀死了受害者,他的寻找是在“时间之外”进行的:按下扳机那一刻,他的手表即停止走动,这段时间等于停滞或者说封死了。
(4)叙事角度。《在迷宫里》的叙述角度很别致,首尾用第一人称,其余部分用第三人称;小说好像一种拼板游戏,有多种拼法;各种因素结合、镶嵌、重叠在一起,令人不见起始点,起点即幻觉;人物不再有身份,处于中心地位的那个士兵和结局的那个伤兵竟混淆起来。而《约会楼》则综合了上述作品的手法:叙述者自行隐没;各种因素互相穿插,前者消解后者;时间不是前后相继,而是如同空间一并共存。

第5题:

以王安忆的的作品为例,简论九十年代女性作家小说创作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九十年代,在小说书写的大部分领域日益被其他东西所占领,王安忆却以她独特的文人书写姿态、洁净的精神追求以及形成技巧上的变化多端迎来了她小说创作道路上的又一次重要转机——虽然她的小说根本就没畅销过,反之,是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难读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小说的高品味和高质量,因为,它们在小说领域里的探索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这时期,她相继发表的中、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香港的情与爱》、《伤心太平洋》、《长恨歌》、《叔叔的故事》等一系列作品,不但使她本人的写作风格焕然一新,而且,更重要的是,她还有力地粉碎了批评界关于小说已近末日的预言,为中国文坛“展示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的可能性。”尤其是她的《叔叔的故事》,甚至给我们点燃了这样一种希望:即,如此的抽象竟然能激发出我们最深处的情感,公然的虚构竟能蕴藏深切的现实性——总之,严肃的小说也是可以走抽象与理性的道路的,虽然这与小说的本性是水火不相容的,但王安忆却以表面是背叛而实际上却在拯救的方式构建着一个别样的小说世界——她的这一破坏与重构相统一的行动自然又引起了文坛的一片喧哗与骚动。

第6题:

以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为例,谈谈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及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影响。


正确答案: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把现实与幻想纯熟地融合起来,读者乍读小说,会觉得这是一个纯粹虚构的世界,但阅读越深入,现实感则越强烈,虚构与魔幻的背后是扎根于拉丁美洲现实土壤的拉美民族进程。在拉美这片土地上,任何事都是可能的。把神奇而荒诞的幻想与新闻报道般的写实有机结合,这种方法表面看似乎是一种创作方法上的魔术,实际上却体现了拉丁美洲人观照现实的思维方式。在古老的阿兹特克文化中,鬼魂世界与活人的世界是交融的,他们相信生死轮回,但轮回需要等待,这些等待的灵魂就在大地上游荡。每年11月2日墨西哥人都要过亡灵节,就是为了安慰那些仍在游荡的孤寂的鬼魂。备受加西亚-马尔克斯推崇的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在1955年出版的《佩德罗-巴拉莫》(1955)创造了一个墨西哥人非常熟悉的鬼魂世界科马拉。科马拉村的鬼魂与活人一样有性格、有思想,嬉笑怒骂,栩栩如生。其实这个鬼魂世界正是墨西哥农村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部小说给了加西亚-马尔克斯许多启示,这部小说在写作手法、技巧和小说的结构等方面都作了大胆的探索,完全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在不同人物身上的事件都放到同一画面上来描写,似乎是摄影机的镜头在随时变换。取消了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大量运用对话、独白、回忆等,用这种手段把所描述的人物、事件与读者联系起来。作品中留有大量的空白,作品简洁、凝练。胡安-鲁尔福的创作追求为拉美作家在创作上寻求一条美洲之路奠定了基础,也积累了最早的关于魔幻情节处理的实践经验。

第7题:

《春之声》为例,谈谈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在艺术上的新探索。


正确答案: ①采取了自由联想、回忆、内心独白等艺术法来描写人物的内心生活及现实,具有“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②王蒙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创作技巧,运用了放射线心理结构的艺术方式,由内向外,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集中在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上,并有一种内在联系。
③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具有跨界域的特征,形是意识流的,质却是现实主义的,不同于西方那种对纯粹的个人化的下意识、潜意识的描写。

第8题:

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岑参边塞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的原因。


正确答案: 多写西部边塞,写耳闻目见景物,抒内心真切感受,而不是象有的边塞诗人那样从理念出发、使典用事;风格雄奇瑰丽,富于真实性、抒情性、阳刚美和民俗情味。
结合作品分析,略。

第9题: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蒲松龄小说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蒲松龄在科举道路上很不得意,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知识分子,他的创作与这种特殊的身份与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不同于那些精英阶层的文人,与冯梦龙、凌濛初等周旋于市井间的通俗文艺家也有所区别,他更多地关注的是下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对普通士人的精神追求也表现了极大的同情。《聊斋志异》体裁复杂,以短篇小说为主,兼有杂记、寓言等多种文体,故事来源也不一,有得之传闻的,也有出自前代文献的,但其中较为重要的作品往往并无依据,是蒲松龄匠心独运的创作。
《聊斋志异》题材广泛,其中《促织》、《席方平》等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权势者的残暴,并歌颂了民众的反抗精神;《贾奉雉》、《司文郎》、《叶生》、《王子安》、《胡四娘》、《镜听》等则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及其社会危害;而《婴宁》、《小翠》、《连城》、《阿宝》等则塑造了一批聪慧美丽的花妖狐魅和志诚痴狂的青年男子,讴歌了纯净的精神追求和美好的爱情。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创造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小说情节曲折与细节丰满,较之以前的志怪、传奇,有很大的发展。语言华朴兼擅,古雅清新,凝炼而富于表现力。“异史氏曰”拓展了小说的思维空间,使议论与叙事相互补充。

第10题:

以一篇文学作品为例,谈谈语言艺术的特点。


正确答案: 《哈姆雷特》作为一部经典作品,充分体现了语言艺术的特点。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语言艺术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限制,具有审美把握人生的巨大的容量。例如,在第一幕中,哈姆雷特的父亲以一个亡灵的身份出场,体现了语言艺术的这一个特点,它不受时空的限制,让这个亡灵及时的出场,进而引出接下来的故事。
第二,语言艺术能够深刻、细腻地传达思想感情,表现人的心理生活。例如,哈:{自言自语}生存或毁灭,这是个必答之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这段心理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哈姆雷特犹豫不决的心理,面对父亲死亡的真相,他到底要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语言十分细腻生动,很好地展示了他的心理。
第三,语言的丰富表现潜力拓展了文学的审美空间,使文学在把握人生上成为最自由、最普遍性的艺术种类。例如,哈:又来一个!这不会是个律师的头颅吧?他的钻牛角尖式之弄法手段、他的分毫必争之雄辩、他的诉讼案子、他的契据、他的巧妙诡计现在都到哪儿去了呢?为什么他现在肯让这位鲁莽的家伙用柄肮脏的铲子来敲他的脑壳子,而不去控告他犯了殴打罪?哼,这位家伙在生前也可能是个地产的大买主,整天就与他的抵押、他的债卷、他的赔偿、他的证人、他的收回权为伴。这一段语言十分幽默诙谐,既表现了哈姆雷特的评价,又体现了人物此时的特定心理,具有丰富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