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言

题目
名词解释题
得意忘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庄子言论中对后世文学批评意义解读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是()

A.以意逆志

B.得意忘言

C.心斋坐忘

D.大象无形


参考答案:B

第2题:

“得意忘言”说
"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3题:

庄子对“言”有两个著名论断:其一是卮言——无心之言——言无言;其二就是得意忘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中国古代美学中有“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说法,请说明你如何理解在艺术欣赏活动中的这种现象?


正确答案: 艺术的美在于整体的和谐,因此,欣赏艺术要着眼于整体,首先要看艺术的大效果,要看作品的意蕴、精神内涵是否充分表现。
“得意忘筌”、“得意忘言”是指,欣赏者看到了整体效果的美,而往往不觉察形式与技巧的作用,以至将它忘了。

第5题:

“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的思想是谁提出的?()

  • A、庄子
  • B、老子
  • C、郭象
  • D、王弼

正确答案:D

第6题:

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庄子的观点为是:“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他认为,言只是手段,得意才是根本的目的。庄子之说,不仅为魏晋玄学三大命题中的言意之辨奠定了哲学基础,也启发了后人在审美实践中努力创作和把握味之不尽的言外之意。

第7题:

怎样理解中国古代美学中所谓“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


正确答案:中国古代美学中所谓“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说的是艺术作品的意蕴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筌”,捕鱼的鱼篓;“言”,内心要表达的意思的外在形式)来表现,欣赏者把握意蕴离不开形式的引导(捕鱼要用“筌”,表达意思要用“言”);但高明的形式、技巧是完全融化在艺术形象中的,当人们受到形象感动时,往往不觉察形式与技巧的作用,甚至将它忘记了。这里既说明艺术欣赏重在对意蕴的领悟,又说明艺术形式的魅力。

第8题:

孟子不满意于当时读诗解诗摘句比附,提出解诗的方法是()

A.兴观群怨

B.以意逆志

C.得意忘言

D.知人论世

E.尚用尚质


参考答案:BD

第9题:

《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正确答案: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

第10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体现的诗人心态是()

  • A、在水一方,可望难即
  • B、鄙弃功名,虚静忘世
  • C、陶醉自然,物化忘我
  • D、潜心感悟,得意忘言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