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新闻事业是什么状况?

题目
问答题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新闻事业是什么状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大片国土沦于敌手。新闻事业被子敌伪垄断,沦陷区完全处在敌伪法西斯统治之下,广大人民毫无人身自由,更谈不上新闻出版自由。为了奴化中国人民,敌伪在京、津、沪、宁等大城市出版了一批反动报刊。其中有北平的《武德报》、《新民报》、《新民周刊》、《实报》、《华北新报》;天津的《庸报》、《东亚晨报》;上海的《新申报》、《中华日报》、《三民周刊》;南京的《总汇报》、《新南京报》等。这些报刊无一例外地被“皇军”的控制,充当日寇的喉舌,它们的消息来源主要出自日寇的官方通讯社。在恶劣的环境里,有血气的爱国新闻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奋起反抗,出版了一批抗日报刊。在天津出现了《高仲明纪事》、《炼铁工》、《匡时》、《抗战》等20鑫种地下刊物;在上海,则有以英、美外商名义出版的《译报》(后改名《每日译报》)、《导报》和《文汇报》。它们都是在党的领导或影响下出版的。它们除了翻译外电外,还直接转载《新华日报》的文章,在沦陷区传播了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的真实消息,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批驳了日伪散布的反动论调,揭发了汉奸的丑恶嘴脸。除此以外,在上海还有以苏商名义出版的《时代》周刊、《苏联文艺》等。
沦陷区抗日爱国报刊工作者的斗争是艰苦卓绝的。他们要对付日寇的残酷镇压,还要对付汪伪汉奸特务的捣乱破坏。但爱国的新闻工作者不为此所屈服,与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他们这钟崇高的民族气节与民族败类的卑劣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新闻事业是什么状况?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大片国土沦于敌手。新闻事业被子敌伪垄断,沦陷区完全处在敌伪法西斯统治之下,广大人民毫无人身自由,更谈不上新闻出版自由。为了奴化中国人民,敌伪在京、津、沪、宁等大城市出版了一批反动报刊。其中有北平的《武德报》、《新民报》、《新民周刊》、《实报》、《华北新报》;天津的《庸报》、《东亚晨报》;上海的《新申报》、《中华日报》、《三民周刊》;南京的《总汇报》、《新南京报》等。这些报刊无一例外地被“皇军”的控制,充当日寇的喉舌,它们的消息来源主要出自日寇的官方通讯社。在恶劣的环境里,有血气的爱国新闻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奋起反抗,出版了一批抗日报刊。在天津出现了《高仲明纪事》、《炼铁工》、《匡时》、《抗战》等20鑫种地下刊物;在上海,则有以英、美外商名义出版的《译报》(后改名《每日译报》)、《导报》和《文汇报》。它们都是在党的领导或影响下出版的。它们除了翻译外电外,还直接转载《新华日报》的文章,在沦陷区传播了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的真实消息,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批驳了日伪散布的反动论调,揭发了汉奸的丑恶嘴脸。除此以外,在上海还有以苏商名义出版的《时代》周刊、《苏联文艺》等。
沦陷区抗日爱国报刊工作者的斗争是艰苦卓绝的。他们要对付日寇的残酷镇压,还要对付汪伪汉奸特务的捣乱破坏。但爱国的新闻工作者不为此所屈服,与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他们这钟崇高的民族气节与民族败类的卑劣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2题:

沦陷区文学


正确答案: 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第3题:

在抗战时期,沦陷区放弃了抗战。()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澳门的新闻事业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报刊:1822年创刊的葡萄牙文报纸《蜜蜂华报》是澳门出版的也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第一份英文刊物为1828年马礼逊创办的《澳门杂文编》;19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人在澳门创办《镜海丛报》(1893)和《知新报》(1897);1958年《澳门日报》创刊,后发展为澳门地区最大的报纸。
广播电视、通讯社:澳门电台(1933)是澳门最早的无线电广播电台;澳门的电视事业起于1984-5-13开播的澳门电视台;通讯社重要的有新华社澳门分社、澳门新闻社、时事新闻社、宇宙新闻社、金星通讯社等。
其他:澳门记者联合会是澳门新闻界最早建立的社团;澳门的新闻司是官方的报刊新闻管理机构。《华侨报》:1937赵斑斓创刊于澳门,是香港《华侨日报》的澳门版。其新闻和广告比例约个占50%,以报道经济新闻、商业信息见长,一般不发表社论,电讯稿采自美联社。该报销量在澳门报纸中名列第二位。

第5题:

新闻事业的性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2、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3、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第6题:

新闻事业管理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新闻事业管理第一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是对新闻单位的物质技术手段和从业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及方法。通过这一方面的研究,探索实现新闻事业社会功能的最有效的方式。
新闻事业管理第二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是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的新闻单位进行科学经营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这一方面的研究,解决建立、健全新闻单位的维生机制,并使其以有效盗的方式运行的的问题。

第7题:

老舍的《()》反映的是抗战时期北京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及其觉醒和斗争。


正确答案:四世同堂

第8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对象,用三个字概括,就是新闻界的人、物、事。
人,就是新闻工作者,包括从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教育、新闻研究等工作的著名人物和专门从事新闻事业的领导者。新闻事业史要研究他们的新闻活动,他们的新闻思想,他们对发展我国新闻事业所作的贡献和从他们身上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等等。
物,就是新闻传播工具,包括报刊、电讯、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新闻画报等等。要研究它们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研究它们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还要研究它们的发展同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比如报纸是怎样由手抄报变成印刷板?怎样由木板雕印变成木活字印刷、石印、铅印和胶印?怎样由书册式变成单页式和多页式?怎样由官报发展成民报?怎样由商业报发展成政党报?这些问题都是应该搞清楚的。
事,就是发生在新闻界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1898年围绕着《时务报》的那场斗争;1903年的“苏报案”;1905年《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1947年在解放区新闻界开展的反“客里空”运动等等。新闻界的这些重大事件,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也为我们留下深刻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去研究。
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范围,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全部新闻现象(包括新闻传播工具、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教育、新闻法律、新闻团体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只有研究全部的而不是局部的新闻现象,才能科学地阐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遗撼是,新闻史学界长期以来受“左"的思想的影响,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只局限于报刊史,而对其他新闻传播媒介的研究比较少;报刊史又着重于中共报刊史,而对资产阶级报业,尤其是对国民党和港、台、海外华文报业很少涉及;党的报刊史又往往侧重于研究报刊宣传了什么,而很少去研究怎样宣传,尤其是对报刊的经营管理、广告、发行等方面的研究更少。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新闻事业史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广播史、新闻思想史、一些著名资产阶级报纸的报史等专著正在陆续出版,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第9题:

陕甘宁边区首府()是抗战时期中央的所在地,也是当代新闻事业的中心。


正确答案:延安

第10题:

“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五四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由旧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转折关头,也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转变时期,即革命报刊大发展和新闻工作大改革的时期。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是这个时期新闻事业重要的线索。从1915年《新青年》杂志的创办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7年间,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这样的:
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我国涌现出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道分子。在他们的报刊中,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新青年》的创办就是其最重要的标志。由于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并开始创办报刊作为自己的论工具,于是,诞生了我国第一批无产阶级报刊。
由于“五四”运动是首先引发于文化知识界的新文化运动,故学生办报成风。在整个“五四”运动期间,由学生创办的报纸、期刊占有很大的比例,居于运动的主导地位。
由于“五四”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禁锢,各种新思潮纷纷传入,而这些思潮又面临着中国人民的选择。所以,报刊上不断展开激烈的思想论战,形成了我国政治论坛上自春秋这后的又一次百家急呜的历史局面。激烈的论战又总是新思潮战胜旧思想,真马克思主义斗败伪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深刻,广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由于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新创办的报刊有雨后春笋。报刊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据有关资料记载,1921年我国仅是期刊就有559种,加上报纸就更多了。又由于新形势、新思潮、新科学的冲击,导致了我国报刊业务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将报刊上使用的文言文改为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