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题目
问答题
“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的突破性改革?
1、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2、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得到了广泛运用。
3、副刊有了很大改进出现了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第七版、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时事新报》的《学灯》、《京报》副刊。
4、中国记者走向世界。
5、开始了新闻学研究。

第2题:

“五四”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改革?


正确答案: “五四”时期,由于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深入,加上我国一些进步的、有创造性的新闻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新闻事业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这个时期,除了革命报刊在数量上的激剧增加外,在新闻业务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重大的突破,实行一些重大的革。
一、白话文的广泛应用,是这一时期报刊民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项划时代的改革是《新青年》杂志倡导并首先实行的。此后,大量报刊纷纷效法,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改革洪流。在《新青年》之前也曾有过一些报刊和历史人物提倡过白话文,但都没有象这一次那样形成潮流。只在文字旁边加点以示句读,加圈以示分段。采用通俗的白话文之后,开始用标点占一格的办法以示句读。再后,又由《新青年》带头形成了包括句号、逗号、括号、问号、惊叹号等一整套新式的标点符号。这大大提高了汉英语表述上的严密性。报刊编排有很大改进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早期的中国报刊是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的。后来稍有改进,如不再将“皇上”(大总统)的命令排在重要的地位,而将重要的地位,而将重要的新闻作为头条;开始重视标题的制作,甚至采用了通栏的大标题;版面的分栏也不求一致,各报有各报的风格,有的还采用了辟栏的开式,有的则格外注意插图,以美化版面等等。
二、副刊的改革很引人注目。
三、政论被广泛采用,且形式多样,战斗性强,在“五四”期间为宣传新思想、批判旧世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各种思想观点都能同时在报刊上进行自由的讨论,故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这是“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特点。
四、著名大报开始向国外派驻记者。如1920年10月矍秋白等人就担任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的特派员前往苏俄采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政之被《大公报》派往法国,采访巴黎和会。有些报刊则将特派员派住领国日本,以开辟国际新闻的来源。有些报刊则在留欧学生中发展特约通讯员,如周恩来就曾作为天津《益世报》的物约记者,为该报写回了大量的旅欧通讯。
五、新闻事业的大发展,使得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也开始在我国发展起来。一些有抱负的青年新闻工作者纷纷出洋留学。如林白水、邵力子等,便是我国第一批出国留学新闻学的新闻工作者。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首创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会。这个研究会同时又是新闻教育的机构。因此,我国最早的新闻教授、学者、新闻学著作和新闻学研究期刊等也随之出现了。

第3题:

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群众性原则;媒体以党报为核心,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并存的格局;传媒国有制性质;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

第4题:

试论我国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所谓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就是一定政党在新闻事业上的党性规范、准则和要求。在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所有事业的一个部分,是党的喉舌。因此,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新闻事业的第一原则、生命原则。
党性原则的首要一点是,把新闻事业当作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组织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严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规范办事,必须实行“政治家办报”,把新闻业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同时,各级党委要经常研究讨论新闻工作,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新闻宣传工作,要帮助新闻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党的新闻机构及其工作者绝对不能与党闹独立。
第二,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要求所有新闻媒体必须在思想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特别要与时俱进,用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新闻工作的根本思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的态度展开新闻工作。
第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要求所有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为党的全局和大局工作服务。党的新闻业必须与全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与党的战略部署、战略决策一致,与党的政策策略一致,与党的宣传方针、宣传口径一致。党的新闻宣传机构要始终充当党的喉舌,运用新闻宣传手段为党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全局、大局性的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四,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传播活动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新闻业的经营运作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5题: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新闻事业是什么状况?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大片国土沦于敌手。新闻事业被子敌伪垄断,沦陷区完全处在敌伪法西斯统治之下,广大人民毫无人身自由,更谈不上新闻出版自由。为了奴化中国人民,敌伪在京、津、沪、宁等大城市出版了一批反动报刊。其中有北平的《武德报》、《新民报》、《新民周刊》、《实报》、《华北新报》;天津的《庸报》、《东亚晨报》;上海的《新申报》、《中华日报》、《三民周刊》;南京的《总汇报》、《新南京报》等。这些报刊无一例外地被“皇军”的控制,充当日寇的喉舌,它们的消息来源主要出自日寇的官方通讯社。在恶劣的环境里,有血气的爱国新闻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奋起反抗,出版了一批抗日报刊。在天津出现了《高仲明纪事》、《炼铁工》、《匡时》、《抗战》等20鑫种地下刊物;在上海,则有以英、美外商名义出版的《译报》(后改名《每日译报》)、《导报》和《文汇报》。它们都是在党的领导或影响下出版的。它们除了翻译外电外,还直接转载《新华日报》的文章,在沦陷区传播了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的真实消息,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批驳了日伪散布的反动论调,揭发了汉奸的丑恶嘴脸。除此以外,在上海还有以苏商名义出版的《时代》周刊、《苏联文艺》等。
沦陷区抗日爱国报刊工作者的斗争是艰苦卓绝的。他们要对付日寇的残酷镇压,还要对付汪伪汉奸特务的捣乱破坏。但爱国的新闻工作者不为此所屈服,与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他们这钟崇高的民族气节与民族败类的卑劣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6题:

试述我国民营报纸的发展历程。(五四时期至大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 1、五四运动时期,我国南北地区民营报业的发展出现两种趋势,上海商业报纸开始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发展,而北京的报纸受北洋军阀的控制,热衷政党之争,仅有少量报纸在曲折中缓慢发展。(《申报》、《新闻报》)
2、国内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报业仍有缓慢发展,注重扩大版面,增设专栏、专刊等到,报纸内容综合化杂志化,加大广告、商业经济、文化娱乐方面的版面,同时削减时事评论的篇幅(《世界日报》、新记《大公
报》)

第7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国共合作成功,促进了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到来,也迎来了新闻事业的大发展。这个时期的中国新闻事业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革命报刊大发展。包括三个方面:(1)由于工农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爆发,一批工农兵报刊应运而生。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机关刊物《中国工人》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特号》和黄埔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办的《中国军人》。(2)为加强对各地革命运动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各地创办了一批党委机关报如北京的《政治生活》、广东的《人民周刊》、河南的《中州评论》、湖南的《战斗》周报等等。为直接指导“五”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不在上海创办了党的第一张大型日报《热血日报》。(3)在共产党的真诚帮助下,国民党的各级机关报及其工、农、军、学、妇组织的革命报刊大幅度地增加。上述这些报刊对促进国共合作,推动革命运动,支持北伐战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国共两党的报刊在宣传上都有许多共同点,如国民党上海机关报《民国日报》对待“五卅”运动所采取的态度,就与中共中央办的“热血日报”是一致的。相反地国民党左右两派的报刊之间则存在着激烈的斗争。
三、大批共产党人参与国民党报刊的工作,有的还担任主编。如毛泽东就主编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机关刊物《政治周报》,恽代英主编了国民党《新建设》月刊等等。
四、南方革命运动高涨,新闻事业获得很大发展;北方则处在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下,新闻事业受到摧残,因而形成了“南北两重天”的局面。

第8题:

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提倡自由平等地讨论问题
(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三)倡导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
(四)在国内外广开新闻来源
(五)报纸副刊的革新——北京《晨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被称为四大副刊。
(六)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一起活动到1920年12月。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一是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学会副会长徐宝璜;一是《京报》社长、名记者邵飘萍。该会的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

第9题:

我国黄金生产企业的基本状况怎样?


正确答案: 1、黄金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成本
2、黄金生产企业的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
3、企业的生产经营体制落后,企业负担重

第10题:

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重大改革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1)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既有新旧思潮的激战,也有学术、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具体问题的讨论
(2)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3)新文风的出现:大量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4)副刊革新:
(5)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改进,各报开始聘请特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