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作品论析大小谢山水诗创作的异同。

题目
问答题
结合作品论析大小谢山水诗创作的异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

  • A、曹操
  • B、王维
  • C、谢灵运
  • D、谢朓

正确答案:C

第2题:

继“大小谢”之后的山水诗人是()

  • A、谢眺
  • B、何逊
  • C、阴铿
  • D、谢灵运

正确答案:B,C

第3题:

“大小谢”的山水诗在风格上有什么差异?


参考答案:

大谢对山水景物作客观的描摹,小谢通过山水景物抒发感情,情景交融;小谢在语言上避免了大谢的晦涩、平板之弊,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了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


第4题:

南朝与谢眺并称为“大小谢”的诗人是(),其山水诗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正确答案:谢灵运;园柳变鸣禽

第5题:

简述大小谢在山水诗史上的地位?


正确答案: 为山水诗歌奠定基础的诗人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不满刘宋王朝喜欢的统治,在辞去永嘉太守返回故乡时,写下了《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一诗。诗人描写黄昏中游湖所见之景,刻画细致生动。尤其是“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两句写暮色中的景色,细微传神。他山水诗中的名句还有很多,如:写春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为历代诗人所赞赏,如李白曰:“爱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写夏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写秋的“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写冬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等等,不但语言工整凝练,而且清新自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鲜明的自然山水图画, 表现了诗人在山水描写方面的”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艺术技巧,对后世的山水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南朝齐诗人谢眺在推进山水诗的发展中,进一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山水诗在谢灵运刻意描摹的基础上,开始在景物描写中注入诗人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并能将景的描写和情的抒发较好的结合起来。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描写自然山水最有名的两句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两句色彩明丽,比拟生动传神,历来为人称道。
唐代大诗人李白自视甚高,一生不肯向人低头,但对“小谢”却十分首肯。

第6题:

结合《沉沦》等篇,论析郁达大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


正确答案: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在艺术风格上有其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基本风格表现在:
(1)大胆无遗的自我暴露,忠实于“自叙传”的叙述方式,这体现了郁达夫的一个基本信条,即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从初期的《沉沦》到《春风沉醉的晚上》、《茫茫夜》、《迟桂花》……不论是作品中“他”。“伊人”还是“我”、“老郁”或是“李白时”,甚至古代的“黄仲则”,没有一个没有作家本人的身影或精神气质。郁达夫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单纯的线索,宣泄一已的情怀,既有卢梭式的自白,也有维持式的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构成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作者深信透过“自我”心灵的观照,也能折射大千世界,因为,深刻地表现个性,即能表现社会,而只有一个人的感情体验,又最真切、最可靠。小说中的形象不只是作者本人的写照,也是称“五四”时期一大群染了“时代病”的彷徨、苦闷的青年们的典型。
(2)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突出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着力抒发自我的内心感受,把主人公亦即是自我的感情脉搏和心灵历程艺术地呈献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的小说注重抒发主人公抑郁寡欢、孤独凄清的情怀,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颓废的心境。郁达夫主要是借助于人物心理的细腻描摹以及讲究外在景物的恰到好处的衬饰来达到。《沉沦》。《南迁》中“他”、“伊人”的纤敏自卑,《春风沉醉的晚上》、《茫茫夜》中“我”与于质夫的自伤沦落等,“有病的呻吟”表达着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对人生的悲剧感情。
(3)以人物情绪的起伏变化来结构作品的“情绪流”结构方式,不注重故事本身的发展,一切以人物情绪的波动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如《沉沦》中以主人公“我”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伤情调来贯穿前后,形成作品结构内在的一种凝聚力量。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一-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正是这样在他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中确立的。
(4)如泣如诉的语调,浓烈明快的语言,清新秀丽的文风。郁达大的小说,笔触所及,都显出“清、细、真”的特色。淡远和清愁配以清丽、流畅、自然、真挚的文词,摹写着主人公心灵的某种律动,真有呼之欲出的情韵。有时着墨绮丽,甚至纤稼,却也不掩一腔真情,更多时是以朴素、质白取胜,随兴而至,平淡无奇的文字间,显出跌宕多姿的笔意,如《迟桂花》等佳作,语言的色彩与其独特的风格高度一致,进入了老到的圆熟境界。

第7题:

简述大小谢在山水诗历史上的地位?


正确答案: 为山水诗歌奠定基础的诗人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的山水诗语言工整凝练,而且清新自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鲜明的自然山水图画,表现了诗人在山水描写方面“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艺术技巧,对后世的山水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南朝齐诗人谢眺在推进山水诗的发展中,进一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山水诗在谢灵运刻意描摹的基础上,开始在景物描写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并能将景的描写和情的抒发较好地结合起来。

第8题:

下列作家中,以创作山水诗而闻名的是()

  • A、陶渊明
  • B、谢灵运
  • C、谢眺
  • D、鲍照

正确答案:B,C

第9题:

试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


正确答案: 谢眺受谢灵运的影响,绝大多数作品,清新流丽、没有繁芜的词句和枯燥的玄理,和谢灵的不同这外,就是谢眺的作品多了一份,想象奇妙,精警工丽,韵致悠扬。如:“余霞散成绮,登红静如炼,是历来被人称颂的名句。”但谢眺的作品却少了一份晦涩,且谢眺擅长新体诗。

第10题:

试比较大小谢的山水诗创作。


正确答案: 大小谢都以山水诗的创作而闻名。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眺对大谢有明显的承传关系,但由于文学时代、生活环境和个性的不同,诗歌创作上也有明显的不同:大谢语词富艳,小谢清新俊秀;大谢对山水刻画精细,小谢简约勾勒;大谢客观的写景,小谢能做到景中有情。总的来说,小谢成就高过大谢。(举例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