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有何特点?

题目
问答题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有何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不同时期明杂剧创作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更生期(明初至嘉靖):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可分两个阶段,
一是明开国至成化年间,特点是:
1)有名氏作家很少;
2)杂剧创作与宫廷、藩府联系紧密;
3)剧本内容上继承元杂剧后期的说教特色,同时增加了娱乐内容;
4)语言表现出华丽雅致的倾向;
5)剧本体制上,受南戏影响而有所突破。
二是弘治到嘉靖年间。特点是:
1)内容上,用杂剧来表现个人的胸怀抱负、抒发自己的抑郁牢骚;
2)形式上比较随意。
(2)繁荣期(隆庆以后):特点:
1)形式上,折数不定,用曲自由,主唱者不限于一人;
2)内容上,多写文人乐道的雅事趣闻;
3)人物形象,多为陶渊明、苏轼、杨慎、唐寅等文人。

第2题:

田汉戏剧创作的特点。


正确答案: 田汉的剧作是“诗”与“剧”的统一。以诗的氛围、诗的语言和诗意情节组织戏剧作品。
1)结构上,他不受时空的限制,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以驰骋其勃发的神思和诗情。时间、场景变换自由,结构完全是“开放式”的。
2)语言上,注意对话的流利和优美,尤其喜用大段抒情独白,增加了剧作的诗情画意。结构放得开而收不拢,有散、乱之嫌,对话则长而空,缺乏性格化和戏剧性。
3)在剧情构思上追求浪漫主义的传奇性。
4)具有独特的音乐美。(运用音乐来丰富自己的表现力,这也是田汉受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的影响所致。那些优美的唱词正是剧中之诗,与整个剧本的诗意相得益彰。)

第3题:

明杂剧体制变化有何特点?明杂剧体制变化的特点是传奇化。
(一)结构上不遵守四折一楔子,体制自由多样。出现了很多短剧。
(二)音乐上可南可北,南北兼用。
(三)演唱形式灵活自由,可多人唱,也可连唱、轮唱。

第4题:

与北杂剧相比较,南戏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宫调使用方面,南戏不受限制,可随时换韵;
2)演唱方面,南戏没有一人主唱的定规,各角色可根据需要随时演唱,
3)创造了对唱、轮唱、合唱等形式;
4)音乐风格方面,南戏以南曲为主,委婉细腻,一般使用五声音阶;
5)曲牌运用方面,南戏以形成了固定的连缀习惯,并吸收北曲曲牌,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

第5题:

元代后期杂剧的创作中心从北方的大都转移到南方的古杭(今杭州),并产生了“古杭书会”、“()”等创作团体。


正确答案:武林书会

第6题:

试述山东作家群杂剧创作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因为民性豪放忠义,水浒戏创作最为突出。
(2)二、因为邻近瀛海,神人爱情戏也搬上舞台;
(3)三、因为东鲁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出现了社会伦理剧。

第7题:

南方戏剧圈中的杂剧作家,成就最突出的是:()

  • A、郑光祖;
  • B、乔吉;
  • C、宫天挺;
  • D、秦简夫

正确答案:A

第8题:

活跃在南方戏剧圈的杂剧作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


正确答案:郑光祖

第9题:

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什么差别?这对杂剧的创作产生了怎样影响?


正确答案: 元明杂剧的创作主体的不同:元杂剧作家主要是下层官吏、落拓文人和隐逸之士;明杂剧创作主体的地位明显上升。
创作主体的差异引起元明杂剧的差异:元杂剧常常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历史、人生的思考;明杂剧更多表现对文人自身的关注,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10题:

元杂剧的唱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其特点表现在唱法、唱词两个方面:
(一)唱法的特点:
1、一般由一人主唱;
2、先白后唱;
3、唱的中间可以插入说白。前两点,使它区别于南戏和传奇;后一点,使它区别于诸宫调。
(二)唱词的特点:
1、全剧四折,用四个不同宫调的组曲;
2、每折的唱词一般一韵到底,平、上、去三声通押,入派三声;
3、全用北曲;
4、可以加入“衬字”、“增句”;
5、韵脚很密,有的甚至句句押韵;
6、多用元代北方地区流行的口语,如“村少漾势”(意即粗鲁)、“方头不律”(指为人正直),被评论家称为有“蒜酪味”;
7、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抒情性和文学性;
8、很重视语言的个性化,决不是千人一腔;
9、许多优秀剧本的唱词,常常将口语与诗词、经史、稗官野乘的词句,熔于一炉,做到“雅俗兼收,串合无痕”,形成一种区别于诗词的却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