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事物数量的表示方式

题目
问答题
上古汉语事物数量的表示方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数词+名词:数量词直接跟名词结合,数词放在名词的前面,不用单位词。
(2).名词+数词:把数词放在名词的后边,不用单位词,上古少见。
(3).名词+数词+量词:把数词放在名词的后边,兼带单位词,也少见。如果是度量衡单位词一定用此类。有时候,名词省略了,就只剩下数词和单位词,这种单位词往往是表示度量衡单位的。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汉语的发展分为( ).

A.上古汉语

B.中古汉语

C.近代汉语

D.现代汉语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在古汉语里,量词的体系还不完备,只有计算人或事物单位的物量词,没有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是用数词直接置于动词前。()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下面对古代汉语数量表示法的正确表述有()。

A、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数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

B、古代汉语中,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时,可以改变句式。

C、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不用动量词。

D、古代汉语放在动词前表示行为数量的数词,是作为状语。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汉语手指字母是指()

  • A、用手指指式代表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
  • B、应用双手动作造型
  • C、运用脸部表情表示某一个词语意思
  • D、利用汉语言的谐音特点,形象地表示事物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上古汉语其它数的表示方法


正确答案:甲骨文卜辞中没有出现分数,这是周秦后产生的,主要有9种:
第一,分母+分子。分母多半为“十”,上古有时为了在书面语言上和一般“二、三、十”的区别,分别写作“两、叁、什”。
第二,分母+分+之+分子,与今天同。
第三,分母+分+分子,“十之五”又可以说“十半”。
第四,分母+之+分子(没有“分”)。
第五,分母+有+分子。把第四种的“之”改“有”。
第六,分母+分+名词+之+分子。
第七,分母+分+名词+分子。
第八,分母+名词+之+分子
第九,分母为十,可以只说分子。

第6题:

在汉语中,无论说明事物的数量、行为动作的数量、时间的数量,也无论说明事物的次序先后、行为动作次序的先后、时间的次序先后,一般都不能只用一个数词来表示,一定得用上一个表示数量单位的词。()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数量标志是表示事物量的特征,品质标志是表示事物质的特征,因此( )。

A.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

D.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表示事物质的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参考答案:A

第9题:

简述由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声母的主要演变及条件。


正确答案: 第一,从重唇音三母中分化轻唇音非、敷、奉、微四母,分化是以韵母为进行条件的:上古重唇音的合口三等字演变成非、敷、奉、微,一、二、四等和开口三等仍然念帮、滂、并、明。
第二,从舌头音端、透、定三个声母中分化出舌上音知、彻、澄三个声母。分化以韵母为条件进行:韵母为一、二等的字仍然念舌头音,韵母为三四等的字演变成舌上音。
第三,喻三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与原来的喻母合并。分化的条件是:一、二、四等仍然读匣母,三等字演变成喻母。
第四,上古喻母由舌尖中音演变成喉音,与从匣母中分化出来的喻三合并。

第10题:

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1)上古汉语的语法范畴和现代汉语及其他语言的语法发愁不同,比较复杂,但就曲折作用来说,由于单音词在上古汉语里占优势,所以曲折作用只能在一个单音节范围内发生,是在韵母部分或声母部分发生曲折作用。
(2)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同一个词,由于声调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主要是靠去声和其他声调对立。
①就动词看,声调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转化出来的一般为去声。
A.本属名词或形容词而转化为动词者,动词变去声:
名→动:衣、冠、王等
【衣】“老者衣帛食肉。”
【冠】“冠者五六人”
形→动:好、善(古上声)等
【好】“敏而好学”
B.本属动词而转化为名词者,名词变去声:
【闻】“令闻令望”(美好的名誉和声望)
【骑】“坐看南阳骑”
②词性上的细微差别,也引起声调的变化:
A.由内动转化为外动,外动变去声:
【语】《论语》:“居,吾语汝”。(本是讨论,现为告诉)
【雨】《诗》:“雨雪霏霏。”(本是雨从云下,现为下,落)
B.一般动词转化为致动词,致动词变去声:
【饮】“饮牛”(本是饮,现为使牛饮)
⑶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
指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比如“着”、”了”、“们”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动词词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