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报告文学》等全国百余家文学期刊发起了“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活动,为新时期的

题目
填空题
()年12月,《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报告文学》等全国百余家文学期刊发起了“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活动,为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988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雁情》、《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扬眉剑出鞘》、《船长》等作品的问世是新时期报告文学重新崛起的标志。()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80年代唯一四次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的作家是谁?


正确答案: 该作家为陈祖芬。

第3题:

简述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演变


参考答案: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大致以80年代中期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段。①80年代中期以前,以写人物尤其是当代新人形象为主。它最先关注的是知识分子的命运。代表作品有: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等。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报告文学的题材渐见泛化,各式人等、各种社会问题陆续进入了作家的视野。特别是在社会批判方面,得到了普遍的强化和重视。刘宾雁的《人妖之间》、程树榛的《励精图治》、袁厚春的《省委第一书记》等,就突出地体现了报告文学参与现实、干预生活的功能,因而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②从80年代中期起,报告文学创作由一人一事的“小景观”的描绘转向宏观整体的“全景式”的把握,由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转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关心,由艺术审美转向写实纪实,作品的信息密集度和思辨抽象化大大加强。像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张胜友、胡平的《世界大串连》,贾鲁生的《亚细亚怪圈》,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大鹰的《志愿军战俘纪事》等,都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作品。

第4题:

在“孤岛”出版的大型报告文学集是()。

  • A、《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
  • B、《中国的一日》
  • C、《上海一日》

正确答案:C

第5题:

把报告文学分为文艺通讯、特写、文学速写,其划分标准是()


正确答案:文体

第6题:

报告文学的类别有()

A、写景为主的报告文学

B、写人为主的报告文学

C、写事为主的报告文学

D、反映社会问题的报告文学


参考答案:BCD

第7题:

“文艺的轻骑兵”指的是报告文学。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在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基本倾向是为科技界默默无闻的人物呐喊,代表作有《大雁情》、《小木屋》等。


正确答案:黄宗英

第9题:

下列报告文学作品中采用“板块”式结构的是()

  • A、《寻找中国潮》
  • B、《世界大串联》
  • C、《百万大裁军》
  • D、《挑战与机会》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中国现代最早的报告文学集是《()》、《()》。


正确答案:饿乡纪程;赤都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