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水溶性颗粒剂时,较合适的赋形剂是(  )。

题目
单选题
制备水溶性颗粒剂时,较合适的赋形剂是(  )。
A

淀粉

B

淀粉与糊精

C

淀粉与乳糖

D

糊精与乳糖

E

淀粉与糖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过程。


参考答案:1.原料药的提取:一般多采用煎煮法提取有效成分,也可采用渗漉法、浸渍法及回流等提取方法。
2.提取液的精制:多采用乙醇沉淀法,目前也常采用高速离心(或与醇沉法联用)、微孔滤膜或超滤膜滤过、大孔树脂吸附、絮凝沉淀等方法去除杂质。
3.辅料:目前最常用的辅料为糖粉和糊精。糖粉一般经低温(60℃)干燥,粉碎过80~100目筛。糊精宜选用可溶性糊精,β-环糊精可将芳香挥发性药物制成包合物,再混匀于其他药物制成的颗粒中,使液体药物粉末化,且增加油性药物的溶解度和颗粒剂的稳定性。
4.制颗粒(1)挤出制粒:制成“手捏成团、轻按即散”的软材。再以挤压方式通过筛网(板)(10~14目),制成均匀的颗粒。辅料的用量可根据稠膏的相对密度、黏性强弱适当调整,一般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3:1,辅料总用量一般不宜超过稠膏量的5倍。颗粒质量与软材的质量、过筛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若软材过软,制粒时易黏附或压出的颗粒成条状物,可加用适当辅料或药物细粉调整湿度;若软材过黏则形成团块不易压过筛网,可加用适量高浓度乙醇调整,并迅速过筛;若软材太干,粘性不足,通过筛网后呈疏松的粉粒或细粉过多,可加入适当的黏合剂(如低浓度淀粉浆等)增加粘度。同时,过筛用筛网应松紧适中,加料量不宜过多,压力亦不宜太大。(2)快速搅拌制粒:通过调整搅拌桨叶和制粒刀的转速可控制粒度的大小。(3)流化喷雾制粒:又称沸腾制粒、一步制粒,目前多用于无糖型、低糖型颗粒剂的制备。(4)干法制粒:可提高颗粒的稳定性、崩解性和溶散性,并进一步减小剂量。
5.干燥:湿颗粒制成后,应及时干燥。久置,湿粒易结块变形。干燥温度一般以60~80℃为宜。干燥时温度应逐渐上升,否则颗粒的表面干燥过快,易结成一层硬壳而影响内部水分的蒸发;且颗粒中的糖粉骤遇高温时会熔化,使颗粒变得坚硬;尤其是糖粉与柠檬酸共存时,温度稍高更易黏结成块。
6.整粒:干颗粒冷却后须再过筛,一般过12~14目筛,除去粗大颗粒(磨碎再过),然后过60目筛,除去细粉,使颗粒均匀。
7.包装:应选用不易透气、透湿的包装材料,并于阴凉干燥处贮藏。

第2题:

制备水溶性颗粒剂时,较合适的赋形剂是

A.淀粉

B.淀粉与糊精

C.淀粉与乳糖

D.糊精与乳糖

E.淀粉与糖粉


正确答案:D

第3题:

以枸橼酸作为辅料可用作( )的制备

A.水溶性颗粒剂

B.酒溶性颗粒剂

C.泡腾性颗粒剂

D.混悬性颗粒剂

E.可溶性颗粒剂


正确答案:C

第4题:

多以60%乙醇采用渗漉法、浸渍法或回流法制备,制成品可以替代药酒服用的是

A.水溶性颗粒剂

B.酒溶性颗粒剂

C.混悬性颗粒剂

D.块状冲剂

E.泡腾性颗粒剂


参考答案:B

第5题:

水溶性颗粒剂常用的赋形剂为

A、淀粉

B、药材细粉

C、糖粉

D、滑石粉

E、硬脂酸镁


参考答案:C

第6题:

采用模压法或机压法制备

A.水溶性颗粒剂

B.酒溶性颗粒剂

C.混悬性颗粒剂

D.块状冲剂

E.泡腾性颗粒剂


参考答案:D

第7题:

制备颗粒剂时,应选用的赋形剂是

A.淀粉

B.淀粉与糊精

C.淀粉与乳糖

D.糊精与乳糖

E.淀粉与糖粉


正确答案:D

第8题:

制备颗粒剂常选用的赋形剂是

A、甘油明胶

B、糖粉和糊精

C、滑石粉

D、硬脂酸镁

E、聚乙二醇6000


参考答案:B

第9题:

采用模压法或机压法制备的是

A.水溶性颗粒剂

B.酒溶性颗粒剂

C.混悬性颗粒剂

D.块状冲剂

E.泡腾性颗粒剂


参考答案:D

第10题:

以药材细粉作为辅料可用作(  )的制备
A水溶性颗粒剂
B酒溶性颗粒剂
C泡腾性颗粒剂
D混悬性颗粒剂
E可溶性颗粒剂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