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咨询员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正确的做法是(  )。(2004年6月三级真题)

题目
多选题
上级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咨询员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正确的做法是(  )。(2004年6月三级真题)
A

多数应以心理咨询师的意见为主

B

有时应以心理咨询员的意见为主

C

应以客观态度讨论求得一致

D

确实难以判断时可申请会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心理咨询方案应()。
A.由上级心理咨询师决定
B.由咨询员决定
C.由求助者决定
D.由咨询双方共同商定


答案:D
解析:

第2题:

摄入性谈话时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依上级咨询师诊断的结果进行谈话
  • B、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
  • C、根据咨询员观察到的疑点进行谈话
  • D、依咨询员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

正确答案:A,B,D

第3题:

本案例中,该对夫妇诚恳请求心理咨询师至其家中对其儿子进行帮助,心理咨询师适当的做法是( )。

(A) 请示上级咨询师

(B) 应邀前往

(C) 与咨询师同行讨论

(D) 婉言谢绝


正确答案:D

第4题:

单选题
通情达理(共情)的意义表达正确的是(  )。(2004年6月三级真题)
A

心理咨询师得到理解从而更准确的把握材料

B

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从而具有治疗作用

C

心理咨询师感到被接纳有助于建立咨访关系

D

心理咨询师自我了解增多使双方沟通更深入


正确答案: A
解析: 通情达理的意义表现在:①由于通情达理,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从而能更准确地把握材料。②由于通情达理,求助者感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从而感到愉快、满足,这有助于建立咨询关系。③由于通情达理,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访双方更深入的沟通。④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通情达理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

第5题:

单选题
心理咨询师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时,不包括(  )。(2003年12月三级真题)
A

家属报告

B

临床观察

C

心理测验

D

自己的判断


正确答案: B
解析: 全部临床资料包括:①主诉(求助者对症状的内心体验);②家属报告;③摄入性谈话;④临床观察;⑤心理测验。

第6题: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的操作步骤是()。

  • A、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 B、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 C、心理咨询员向上级咨询师提出使用心理测验手段的申请报告
  • D、以上步骤任选其一

正确答案:A,B

第7题:

心理咨询方案应()。

  • A、由上级心理咨询师决定
  • B、由咨询员决定
  • C、由求助者决定
  • D、由咨询双方共同商定

正确答案:D

第8题:

如果该夫妇诚恳地请求咨询师到其家中帮助自己的女儿,心理咨询师适当的做法是(  )。单选

A 、 请示上级咨询师
B 、 应邀前往
C 、 与咨询师同行讨论
D 、 婉言谢绝

答案:D
解析:
求助者可能会提出一些额外的个人要求,如咨询结束后一起吃饭,或者在咨询室以外的其他地方进行咨询等,表面上看或许是好意,实际上却
是来访者企图通过双重关系瓦解咨访关系,回避个人问题所作的努力,咨询师应该婉言谢绝,并暗示其中利弊。

第9题:

多选题
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疑点进行深入考察分析时,采用的是(  )。(2003年8月三级真题)
A

归类对照法

B

浮现综合法

C

心理测验法

D

迹象分析法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对求助者的疑点进行深入考察分析时,咨询员采用浮现综合法、迹象分析法和归类对照法对可疑点再进行深入考察分析,确定真实性和确定是否是精神病症状。

第10题:

多选题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员常用的体语是(  )。(2003年8月三级真题)
A

点头

B

眨眼

C

注视

D

挥手


正确答案: A,B
解析: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常用某些简单的词、句子或动作来鼓励求助者把会谈继续下去,这是一种倾听的技巧,简便实用,效果较好。最常用、最简便的动作是点头。但点头时应认真专注,充满兴趣,并且常配合目光的注视,同时这种点头要适时适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