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会谈,必须是(  )。(2003年12月三级真题)

题目
单选题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会谈,必须是(  )。(2003年12月三级真题)
A

由心理咨询师控制

B

由求助者控制

C

由双方协商

D

上级心理咨询师指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会谈的目的,规定了会谈必须是在心理咨询师的控制下进行,即会谈的方向、所涉及的问题及会谈时间都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心理咨询师在会谈时使用修饰性反问的弊端是容易使( )。
(A)求助者产生依赖 (B)会谈陷入僵局 (C)心理咨询师失态 (D)会谈次数增加


答案:B
解析:
修饰性反问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常常会使 会谈陷入僵局。即便是把会谈接下去,也会把所谈的内容引向空洞和抽象的评价,离开具体问题,对求助者毫无益处。

第2题:

在会谈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提问过程中避免失误
B. 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C. 在摄入性会谈中,可以讲一些题外话,缓解紧张气氛
D. 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答案:C
解析:
会谈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应注意的事项有:(1)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心理咨询师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
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故C项说法错误。(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
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第3题:

与求助者会谈时,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应该是( )。

(A)积极

(B)非评判性

(C)顺从

(D)有指导性


正确答案:B

第4题:

心理咨询师针对求助者心理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属于()。单选

A. 鉴别性会谈
B. 治疗性会谈
C. 咨询性会谈
D. 应急性会谈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会谈法
【摄入性会谈】是一种有目的的交谈,指咨询师通过与求助者面对面的谈话,囗头信息的沟通过程中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性会谈】是针对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人员的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中的问题、子女教育培养问题等而进行的会谈。【鉴别性会谈】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何种测验和鉴别措施,目的在于进行心理评估。【危机性会谈】是一种特殊情况,当求助者发生意外时,如遭到强奸、想自杀、突然遭受精神创伤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予帮助的情况。此案例可使用摄入性会谈,危机性会谈以及鉴别性会谈。

第5题:

心理咨询师确定与求助者的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包括()。多选

A.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B. 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C. 心理咨询师认为此类求助者身上必然出现的问题
D. 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的问题

答案:A,B,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会谈法
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有四个:1) 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的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第6题: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进行会谈时,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包括( )。多选

A. 积极
B. 可量化
C. 有效
D. 求助者可接受

答案:A,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会谈法
摄入性会谈中选择谈话内容的原则包括:1、可接受。2、有效,对求助者有切实帮助。3、积极:帮助求助者建立积极态度

第7题:

心理咨询师在会谈时使用修饰性反问的弊端是容易使( )。单选

A. 求助者产生依赖
B. 会谈陷入僵局
C. 心理咨询师失态
D. 会谈次数增加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会谈法
修饰性反问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常常使谈话陷入僵局。即使会谈接下去,也会将内容引向空洞和抽象评价,离开具体问题,对求助者毫无益处。

第8题: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会谈时,应保持( ) 。
(A)个人距离 (B)社交距离
(C)亲密距离 (D)公众距离


答案:B
解析:
与求助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的社交距离,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公众距离,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12-25英尺)。社交距离,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4-12英尺)。个人距离,朋友之间的交往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1.5-4英尺)。亲密距离,亲人、夫妻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0-18英寸)。

第9题:

心理咨询师针对求助者心理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属于( )。
(A)鉴别性会谈 (B)治疗性会谈
(C)咨询性会谈 (D)应急性会谈


答案:B
解析:
【摄入性会谈】是一种有目的的交谈,指咨询师通过与求助者面对面的谈话,囗头信息的沟通过程中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性会谈】是针对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人员的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中的问题、子女教育培养问题等而进行的会谈。【鉴别性会谈】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何种测验和鉴别措施,目的在于进行心理评估。【危机性会谈】是一种特殊情况,当求助者发生意外时,如遭到强奸、想自杀、突然遭受精神创伤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予帮助的情况。此案例可使用摄入性会谈,危机性会谈以及鉴别性会谈。

第10题:

在摄入性会谈时使用修饰性反问容易使( )。
(A)求助者产生依赖 (B)会谈陷入僵局
(C)心理咨询师失态 (D)会谈次数增加


答案:B
解析:
修饰性反问并不是问题,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它将谈话内容引向抽象,对求助者毫无益处。“你认为考研对你的压力很大,但其他人同样也有压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考研呢?”修饰性反问常常会使会谈陷入僵局。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