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非选择题]患者,女性,65岁,既往患有糖尿病史10年,近半年来出现行走不稳,如踏棉花感。如患者此项检查减退或消失

题目
单选题
[复合型非选择题]患者,女性,65岁,既往患有糖尿病史10年,近半年来出现行走不稳,如踏棉花感。如患者此项检查减退或消失发生原因为()
A

脊髓丘脑束受损

B

脊髓前角细胞受损

C

脊髓反射的弧受损

D

脑干网状结构受损

E

后索受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复合型非选择题]男,50岁,有胃大部切除病史。近半年步行不稳,走路有踩棉花感。体检:双下肢运动觉振动觉消失,Romberg征阳性。双侧锥体束征阳性。此患者病变部位在()

  • A、前角
  • B、后角
  • C、侧索
  • D、后索
  • E、后索与侧索

正确答案:E

第2题:

[复合型非选择题]患者,女性,65岁,既往患有糖尿病史10年,近半年来出现行走不稳,如踏棉花感。入院后行如图所示的查体。此项检查称为()

  • A、痛觉
  • B、触觉
  • C、运动觉
  • D、两点辨别觉
  • E、振动觉

正确答案:E

第3题:

患者,老年女性。既往体健,四肢麻木半年。自觉走路有踏棉感,行走时双下肢无力明显。患者发病以来未行特殊检查。 该患者查体不可能出现的阳性体征是()

  • A、四肢肌张力增高
  • B、出现感觉减退平面
  • C、双上肢肌无力明显
  • D、Hoffmann征阳性
  • E、腹壁反射增强

正确答案:E

第4题:

[复合型非选择题]男,50岁,有胃大部切除病史。近半年步行不稳,走路有踩棉花感。体检:双下肢运动觉振动觉消失,Romberg征阳性。双侧锥体束征阳性。诊断考虑为()

  • A、脊髓压迫症
  • B、脊髓炎
  • C、多发性硬化
  • D、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 E、脊髓空洞症

正确答案:D

第5题:

[复合型非选择题]患者男,47岁,因“进行性行走不稳、踏棉花感1个月”来诊。有胃大部切除术史。查体:双下肢震动觉、位置觉减退,肌力Ⅳ级。可选的治疗包括()

  • A、B族维生素
  • B、叶酸
  • C、铁剂
  • D、激素
  • E、神经营养因子
  • F、输血

正确答案:A,C

第6题:

[复合型非选择题]患者男,47岁,因“进行性行走不稳、踏棉花感1个月”来诊。有胃大部切除术史。查体:双下肢震动觉、位置觉减退,肌力Ⅳ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 B、脊髓压迫症
  • C、急性脊髓炎
  • D、脊柱结核
  • E、颈椎病
  • F、脊髓空洞症
  • G、髓内结核

正确答案:A

第7题:

[复合型非选择题]患者,女性,65岁,既往患有糖尿病史10年,近半年来出现行走不稳,如踏棉花感。如患者此项检查减退或消失发生原因为()

  • A、脊髓丘脑束受损
  • B、脊髓前角细胞受损
  • C、脊髓反射的弧受损
  • D、脑干网状结构受损
  • E、后索受损

正确答案:E

第8题:

患者,女性,65岁,既往患有糖尿病史10年,近半年来出现行走不稳,如踏棉花感。如患者此项检查减退或消失发生原因为()

  • A、脊髓丘脑束受损
  • B、脊髓前角细胞受损
  • C、脊髓反射的弧受损
  • D、脑干网状结构受损
  • E、后索受损

正确答案:E

第9题:

[复合型非选择题]女性,15岁。玻璃割伤右前臂。检查发现患者尺侧一个半手指出现感觉减退应考虑()

  • A、桡神经损伤
  • B、肌皮神经损伤
  • C、正中神经损伤
  • D、尺神经损伤
  • E、腋神经损伤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复合型非选择题]患者,男性,47岁,进行性行走不稳,踏棉花感1个月入院,有胃大部切除病史。查体:双下肢震动觉、位置觉减退,双下肢肌力4级最有诊断意义的辅助检查()

  • A、血维生素B12的降低
  • B、腰椎穿刺术并脑脊液化验
  • C、脊髓MRI
  • D、诱发电位
  • E、血常规、生化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