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于日本签订了()。

题目
单选题
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于日本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  )
A.福建水师
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
D.北洋水师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洋务运动内容的掌握.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清政府兴起海防之议.1875年清政府任命沈葆桢、李鸿章分别督办南、北洋海防事宜.19世纪90年代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是海军主力,一直由李鸿章管辖.因此,备选项D为正确答案.

第2题:

1895 年,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A、《辛丑条约》
B、《下关条约》
C、《马关条约》
D、《中日和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辛丑条约》是1901年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一、中国赔款加利息合计9.8亿两白银。二、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项错误,《下关条约》即《马关条约》,是日本方面的称呼,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于1895年4月
17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C项正确,1895年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一、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二、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四、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项错误,《中日和约》,又称《台北和约》,为中华民国与日本于1952年4月28日在台北签署的和平条约。该条约明定中华民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状态,自本约发生效力之日起即告终止。日本“放弃”对于台湾、澎湖群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一切权利,也放弃自辛丑条约以来在中国一切特殊权利及利益,表示双方将开始经济方面之友好合作。1972年9月29日日本与中华民国断交后,日本片面废止此和约。

第3题: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建立的海军主力是()

A.福建水师

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

D.北洋水师


参考答案:D

第4题: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民族危机加剧。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由李鸿章管辖的清政府海军主力是()

  • A、广东水师
  • B、北洋水师
  • C、南洋水师
  • D、福建水师

正确答案:B

第6题: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建立的新式海军的主力是

A.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南洋水师
D.广东水师

答案:B
解析:

第7题: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

A.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B.中法战争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C.“经远”、“定远”、“致远”号被摧毁
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A
解析: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师夷长技”没有使中国达到“制夷”的目的,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第8题: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建立起四支水师,其中()是海军主力。

A.福建水师

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

D.北洋水师


参考答案:D

第9题:

关于甲午战争,正确的是()。 ①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②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 ③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注意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④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⑤以198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984年4月17日结束 ⑥是日本在英、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 A、①②④
  • B、①②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于日本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