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

题目
多选题
董仲舒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
A

重义轻利

B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C

必仁且智

D

启发诱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董仲舒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

A.必仁且智

B.重义轻利

C.启发诱导

D.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参考答案:ABD

第2题:

概述董仲舒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答案:
解析:
(1)德教是立政之本。 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刑罚为末为辅: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王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尽 管“三纲”思想并非由董仲舒首先提出,但他对此 进行了系统论证并使之在教育和伦理实践中产 生深刻影响。从此以后,臣忠、子孝、妻顺成为封 建社会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 董仲舒认为,个体行为的动机比行为的效果更具有道德价值。在法律上,他属于“原心定罪” 派,认为"志邪者不待成”“本直者论其轻”。这 两种强调思想和行为动机的精神,落实到个人道 德修养上,就是要求人们心正意诚,立志做一个 适合封建国家要求的人,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追求 和理想,而将有损于封建纲常、对封建国家利益 有害的意念泯灭在内心萌芽状态。 对体现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道义和追求,应高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只有这样,人生才能获 得高度的和谐和最终的满足,也应是人生的基本 取向。“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 功”,正是董仲舒对这一道德修养原则的总概括 ②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董仲舒认为,个人修养中应该特别注意“以 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 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③ “必仁且智”。 董仲舒提出“必仁且智”的命题,认为在道德 修养中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他突出强 调了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第3题:

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有哪些?职业道德教育有哪些原则?如何遵循这些原则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答案: (1)任务:帮助和引导从业人员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树立职业道德理念,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原则及如何遵循:①正面引导原则。贯彻这一原则,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利用职业道德榜样来教育从业人员。②说服疏导原则。必须坚持以理服人,绝不能用压服、谩骂、讽刺、挖苦、扣帽子、抓辫子、体罚以及简单地用经济手段去制服从业员工,特别是青年职工。③因材施教原则。必须充分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从每一个员工的具体情况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因材施教,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④注重实践原则。积极引导员工参加本行业和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锻炼中逐步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⑤持续教育原则。重视并大力投资职工的培训与教育,以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第4题:

简述孟子的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


正确答案: ①持志养气
②动心忍性
③存心养性
④反求诸己

第5题:

试述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主张及道德教育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
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主张包括三方面内容:
(1)兴办学校以广教广教化,即“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从而达到“教化行而习俗美”的理想境界。关于太学的管理,他主张:“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2)行选举以拔擢贤才。他注重尚贤使能,针对当时任用官员的“任子”制和官员凭借资历递升“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的两大弊端,认为其结果“贤不肖混淆,未得其真”。据此,他主张建立常规化的选拔贤才的制度。他的建议为汉代察举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确立正确的、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治国方针的根本。他认为秦亡是因为“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汉初虽废秦代苛法,但在意识形态上形成“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夫妇三种伦常,称为“三纲”。把仁、义、礼、智、信五种常道称为“五常”,使之成为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道德教育,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桎梏人民的精神枷锁,影响深远。他在道德观念上强调“义”,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实际上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第6题:

董仲舒的()对我国封建教育制度产生了极大影响。

A.“禁私学以吏为师”

B.三大文教政策

C.道德教育

D.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B

第7题: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中关于自我教育的方法有()。

A自我解剖法

B自重自省法

C自警自励法

D自律慎独法


A,B,C,D

第8题:

董仲舒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以人安心,以义正我、()和重义轻利。

A.必仁且智

B.居敬持志

C.切记体察

D.虚心涵泳


参考答案:A

第9题:

简述董仲舒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的内容。
董仲舒认为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主要有四点:
(1)“以仁安人,以正义我”。他强调“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认为道德教育中,要养成宽于待人和严于责己的德行。
(2)“必仁且智”。他提出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思想,指出“仁而不智”与“智而不仁”的片面性。
(3)“明道”“重志”。他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强调“正义明道”而反对功利,与“明道”相联系,他提出“重志”,要求进行道德意志的培养与修养。
(4)“强勉行道”、“进善诛恶”。董仲舒的“明道”。并不限于认识道德,而是要“强勉行道”。他在主张“明道”、“行道”中,要求“兴善去恶”和“进善诛恶”;这是在德育原则上破立兼行的正确见解,是符合德育规律的。

第10题:

董仲舒从他的《人性论》出发,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将德育放在第一位。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