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西游记》从情节上看,可划分为几个部分,这些部分在表达思想内容上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
小说由两个文学母题及相应的故事构成:
一个是有关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约束的矛盾处境。这主要表现在前十二回对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描写上。在这一部分里,孙悟空象征着人的自由本性;玉皇大帝、生、死及一切清规戒律,象征着对人的自由本性的束缚。把大闹天宫看成是通过神话形式、投影式地反映人民反封建正统、反皇权尊严的叛逆思想和叛逆情绪的一种折光,应当是恰当的。
一个是历险记式的,它一方面反映了人的冒险精神,另一方面也隐喻着人必须历经艰辛才能获得成功。这主要表现在《西游记》的后半部孙悟空护送唐僧取经,克服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的故事上。虽然前后两个部分描写的内容不同,但都是通过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生动地反映了人民驾驭自然、征服邪恶的愿望和人定胜天的乐观精神。
略
第3题:
营气和卫气有何异同?二者在生理上的联系如何?
第4题:
20世纪50年代后,()划分法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国民经济结构重要的分类和统计方法。
第5题:
从国民核算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可以进行哪些主要分类?两者之间又有何联系?
第6题:
第7题:
联合国的产业部门分类与中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何异同?
第8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统计分类标准的是( )。
A.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B.三次产业分类
C.经济成分划分
D.信息分类
E.工资分类
第9题:
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两大模式之间有何主要区别?又有何共性?
第10题:
什么是感觉、知觉?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