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工程中,第一排弯起钢筋的弯终点距支座边缘的距离通常取为()mm。

题目
单选题
实际工程中,第一排弯起钢筋的弯终点距支座边缘的距离通常取为()mm。
A

30

B

40

C

50

D

6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实际工程中,第一排弯起钢筋的弯终点距支座边缘的距离通常取为( )mm。

A.30
B.40
C.50
D.60

答案:C
解析:
实际工程中,第一排弯起钢筋的弯终点距支座边缘的距离通常取为50mm。

第2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规定,关于钢筋保护或工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

A:φ20mm钢筋一个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为125mm
B:φ16mm钢筋一个90°弯钩的增加长度为56mm
C:φ20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为450mm,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为186.3mm
D: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E:箍筋根数=构件长度/箍筋间距+1

答案:A,B,C,D
解析:
2019版教材P403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选项E错误,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

第3题:

计算某排弯起钢筋用量时,取用的剪力设计值为()。

A、前排弯起钢筋受压区弯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

B、支座边缘处对应的剪力值

C、前排弯起筋受拉区弯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

D、该排弯起筋受拉区弯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


正确答案:C

第4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规定,关于钢筋保护层或工程量计算错误的为()。

A.Φ20mm钢筋一个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为125mm
B.Φ20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为450mm,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为186.3mm
C.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D.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

答案:D
解析:
选项 D错误,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

第5题:

(2015年)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规定,关于钢筋保护或工程量计算正确的为()。

A.φ20mm钢筋一个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为125mm
B.φ16mm钢筋一个90°弯钩的增加长度为56mm
C.φ20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为450mm,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为186.3mm
D.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E.箍筋根数=构件长度/箍筋间距+1

答案:A,B,C,D
解析:
选项A中钢筋端部为半圆弯钩,其弯钩的增加长=6.25d=6.25×20=125(mm)。选项B中钢筋端部为90°弯钩,其弯钩的增加长度=3.5d=3.5×16=56(mm)。钢筋的弯起增加长度计算表5.3.15 选项C中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0.414×450=186.3(mm)。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 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 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箍筋(或其他分布钢筋)的根数,计算公式为: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注意式中在计算根数时取整加1;箍筋分布长度一般为构件长度减去两端保护层厚度。

第6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规定,关于钢筋保护或工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

A.φ20mm钢筋一个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为125mm
B.φ16mm钢筋一个90°弯钩的增加长度为56mm
C.φ20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为450mm,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为186.3mm
D.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E.箍筋根数=构件长度/箍筋间距+1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有关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弯钩的增加长度为:半圆弯钩增加长度为6.25D直弯钩增加长度为3.5D斜弯钩增加长度为4.9d。所以,φ20mm钢筋一个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为6.25×20=125mm,φ16mm钢筋一个90°弯钩的增加长度为3.5×16=56mm。
(2)φ20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为450mm,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为0.414×450=186.3mm。
(3)混凝土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4)选项E错误,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

第7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规定,关于钢筋保护或工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

A.φ20mm钢筋一个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为125mm
B.φ16mm钢筋一个90°弯钩的增加长度为56mm
C.φ20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为450mm,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为186.3mm
D.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E.箍筋根数=构件长度/箍筋间距+1

答案:A,B,C,D
解析:
2020版教材P403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选项E错误,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

第8题:

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到支座边或到前一排弯起钢筋弯起点之间的距离都不应小于箍筋的最大间距。()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规定,关于钢筋保护或工程量计算正确的是( )。
A.Φ20mm钢筋一个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为125mm
B.Φ16mm钢筋一个90°弯钩的增加长度为56mm
C.Φ20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为450mm,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为186.3mm
D.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E.箍筋根数=构件长度/箍筋间距+1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选项E错误,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参见教材P340~341。

第10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关于钢筋保护或工程量计算正确的为( )。

A.Φ20mm钢筋一个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为125mm
B.Φ16mm钢筋一个90°弯钩的增加长度为56mm
C.Φ20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为450mm,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为186.3mm
D.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E.箍筋根数=构件长度/箍筋间距+1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半圆弯钩增加长度为6.25d,即6.25×20=125mm;直弯钩增加长度为3.5d,即3.5×16=56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h=450mm,则一侧弯起增加长度S-L=0.414h=186.3mm。混凝土板的保护层最小厚度即一类环境下15m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