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建筑沉降观测说法错误的是()。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建筑沉降观测说法错误的是()。
A

基础施工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直至回填土完工。

B

普通建筑施工阶段沉降观测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C

工业建筑施工阶段沉降观测可按回填基础、柱子顶板施工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不同阶段分别观测。

D

当最后5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以认为建筑沉降已进入稳定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都很小,要通过精确的观测才能发现,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要延续到沉降稳定为止。()


正确答案:对

第2题:

建筑物变形观测主要包括下列中的哪些观测?

A.沉降观测、位移观测
B.倾斜观测、裂缝观测
C.沉降观测、裂缝观测
D. A和B

答案:D
解析:
提示:建筑物变形观测主要包括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

第3题:

建筑物变形观测主要包括()。

A.沉降观测、位移观测

B.倾斜观测、裂缝观测

C.沉降观测、裂缝观测

D.A和B


正确答案:D

第4题:

建筑物变形观测主要包括( )。

A.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
B.垂直观测、沉降观测、位移观测
C.沉降观测、倾斜观测、角度观测
D.角度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

答案:A
解析:
建筑物变形观测主要包括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和裂缝观测等。

第5题:

关于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的建筑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物
B. 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
C.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
D. 加层、扩建建筑物

答案:A
解析:
对于选项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
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的建筑物,还包括:
1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
2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

第6题:

水工建筑物的内部垂直位移观测法中,不属于内部垂直位移观测法的是(  )。


A.电磁式沉降仪观测法

B.液体静力沉降仪观测法

C.水管式沉降仪观测法

D.干簧管式沉降仪观测法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垂直位移观测法。水工建筑物的表层垂直位移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液体静力水准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等测量方法;内部垂直位移观测宜采用电磁式沉降仪观测法、干簧管式沉降仪、观测法或水管式沉降仪观测法。故本题选择B选项。

第7题:

关于土建设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爬梯应安装牢固,并可靠接地,应装设护笼或采取其他防跌落措施,并可靠接地 (B)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安装牢固,标识清晰,地震后应进行沉降观测 (C)建筑物散水处不得堆放杂物 (D)主控室、通信机房宜采用防静电地板,保护小室宜采用自流平地面

答案:A,B,C,D
解析:

第8题:

在建筑物变形观测中,进行最多的是()。

A、速率观测

B、裂缝观测

C、倾斜观测

D、沉降观测


正确答案:B

第9题:

下列关于建筑沉降观测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选项(  )

A.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0.15mm
B. 观测应在建筑施工至±0.00后开始
C. 建筑物倾斜度为观测到的基础最大沉降差异值与建筑物高度的比值
D. 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答案:D
解析:
A项错误,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表3.2.2,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形测量等级有关,查表3.2.2得,只有一等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15mm。
B项错误,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第7.1.5条第1款规定,普通建筑物宜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C项错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4条表5.3.4下注4规定,倾斜度是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的比值。
D项正确,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第7.1.5条第第4款规定,建筑沉降达到稳定状态可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当最后100d的最大沉降速率小于0.01mm/d~0.04mm/d时,可认为已达到稳定状态。

第10题:

关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和时间的说法, 正确的是()。

A.应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始观测
B.民用高层建筑每加高1层观测1次
C.施工中若暂时停工,仅需在重新开工时观测1次
D.竣工后运营阶段,在第一年应观测3~4次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