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形基础底板的最小厚度不小于()

题目
单选题
筏形基础底板的最小厚度不小于()
A

100

B

300

C

400

D

10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筏形基础的厚度不须考虑( )。
A.板的抗冲切强度 B.板的抗剪切强度
C.板的最小厚度 D.局部受压承载力


答案:D
解析:
墙下筏形基础宜采用等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平板。设计时应尽可能使荷载合力点位置与筏基底面形心相重合,筏形基础的厚度与局部受压承载力无关。

第2题:

某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建筑,有两层地下室,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础,下列设计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 B、基础底板厚度350mm
  • C、地下室外墙厚度300mm
  • D、地下室内墙厚度250mm

正确答案:B

第3题:

附着式轮廓标的铝合金支架、底板其最小实测厚度应不小于()。

A.1.5mm
B.2.0mm
C.2.5mm
D.3.0mm


答案:B
解析:
附着式轮廓标的支架和底板,一般应采用铝合金板或钢板制造,连接件应采用钢材制造。铝合金板应使用《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GB/T3880-2006)。用作支架及底板时,其最小实测厚度不应小于2.0mm。

第4题:

平板式筏形基础的板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mm。()

  • A、700
  • B、600
  • C、500
  • D、400

正确答案:C

第5题:

当建筑地基土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相邻柱荷载和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20%,且梁板式筏形基础梁的高跨比或平板式筏形基础底板的厚跨比为(),则筏形基础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计算。()

  • A、≥1/3
  • B、≥1/4
  • C、≥1/5
  • D、≥1/6

正确答案:D

第6题:

某群桩基础,桩径800mm,下列关于桩基承台设计的哪个选项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  )

A. 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
B.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200mm
C. 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
D. 墙下布桩的剪力墙结构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

答案:D
解析:
AD两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4.2.1条第2款规定,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墙下布桩的剪力墙结构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BC两项错误,第4.2.1条第1款规定,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

第7题:

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建筑物的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式筏形基础,其相应的底板上下贯通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下列()项。()

  • A、0.15%;0.20%
  • B、0.30%;0,15%
  • C、0.15%;0.15%
  • D、0.20%;0.20%

正确答案:C

第8题:

钢板作支架及底板时的要求为( )。

A.使用GB/T709中规定的牌号
B.最小实测厚度应不小于1.5mm
C.热浸镀锌层平均厚度≥50mm
D.镀锌层最小厚度≥39mm

答案:A,B,C,D
解析:
钢板应使用《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9-2006)中规定的牌号。用作支架及底板时,其最小实测厚度不应小于1.5mm。为提高钢材的防腐能力,用于轮廓标底板、支架或连接件的钢构件应进行热浸镀锌的表面处理,镀锌层平均厚度应不小于50μm,最小厚度应不小于39μm。若用其他方法防腐处理,防腐层应符合《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2015)的有关要求。

第9题:

筏形基础的构造要求中,下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底板区格为矩形双向板时,梁板式筏基底板厚度不应小于400mm
  • B、地下室底层柱与基础梁连接时,柱边缘与基础梁边缘距离不应小于50mm
  • C、交叉基础梁宽度小于截面边长时,交叉基础梁连接处应设置八字角
  • D、12层以上建筑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厚度与最大双向板格短边净跨之比不应小于1/10

正确答案:D

第10题:

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mm。()

  • A、200
  • B、300
  • C、400
  • D、500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