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泰山日出》是为迎接谁到华而写的文章()

题目
单选题
徐志摩的《泰山日出》是为迎接谁到华而写的文章()
A

卡比尔

B

泰戈尔

C

普希金

D

歌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能言:口才好)

B

廉耻立人之大节(立人:为人、做人)

C

世衰道微,弃礼义(世衰道微:世风败坏,道德衰微)

D

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媿哉!(阉然媚于世者:用不光明的行为,曲意迎合,去取得世俗的欢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招魂》是屈原为了招()的魂而作,由引言、正文、乱辞三部分组成。
A

屈原生魂

B

楚怀王生魂

C

屈原亡魂

D

楚怀王亡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单选题
庄红卫曾是上海的一个下岗女职员,他的经历表明在市场经济下()
A

事业成败要靠运气

B

事业成败要靠能力

C

事业成败要靠毅力

D

拼搏是必不可少的一条路,拼搏以后有成又败,更重要的是咋么看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问答题
赋的特征

正确答案: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一般一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
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判断题
“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洵、苏轼和苏辙。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新老三步走发展战略

正确答案: 老三步走:第一步,大致用10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人均达到5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均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产值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三步走:第一步,2001-2010年时期,实现GDP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十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十六大);第二步,2010-2020年时期,GDP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十六大);第三步,2020-2050年时期,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六大)。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多选题
在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一词中借指金国人事和地的句子有()。
A

隔水毡乡

B

翠葆霓旌

C

骑火一川明

D

冠盖使

E

干羽方怀远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问答题
阅读《马伶传》的一段话: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本文先写第二次马伶大胜,再写这段获胜原因的文字,采用了什么叙述方法?

正确答案: 倒叙。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顾炎武的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故人称其为“亭林先生”。

B

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宁人文集》等。

C

早在清初遗民社会中,顾炎武足堪称为南北忠节义士的灵魂。

D

顾炎武历经三十八年胼手胝足于“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信念之实践。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若翻译: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正确答案: 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