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2题: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谈谈你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第3题: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议论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这段议论说明()
A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的可知论
C“道”的无处不在
D“道”的真实存在
第4题:
其巢阝(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jiào)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这段文字宣泄了柳宗元对永州郊外除西山之外所有山水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第5题:
说说你对袁宏道《满井游记》“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几句的理解和感受。
第6题:
吴承恩《西游记》中唐僧吟道:“庾亮有诗传晋史,袁宏不寐泛江船。”此“袁宏”的史学代表作品是什么?
第7题:
袁宏道《满井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第8题: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出自()。
第9题:
“夫能不以游随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此处“此官”指的是谁?袁宏道《满井游记》
第10题:
《满井游记》的点睛之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