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小儿心理社会发展分为5个阶段,其中信任一不信任期对应于()

题目
单选题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小儿心理社会发展分为5个阶段,其中信任一不信任期对应于()
A

新生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学龄前期

E

学龄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0-1岁的儿童冲突危机是( )。

A、自主与羞怯

B、勤奋与自卑

C、信任与不信任

D、主动与内疚


正确答案:C

第2题:

根据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小儿成长过程中一个决定性的阶段是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正确答案:D
根据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学龄期,即勤奋一自卑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决定性阶段。此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使孩子懂得勤奋与成功的关系,学会遵守规则,学会与他人竞争与合作。

第3题: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婴儿期存在的一对危机是

A.自主对羞愧

B.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

C.亲密对孤独

D.信任对不信任


正确答案:D

第4题:

按照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成人早期的主要矛盾冲突是()。

A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

B信任对不信任

C主动对内疚

D勤奋对自卑

E亲密对孤独


E

第5题:

下列关于人类心理社会发展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信任阶段(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B: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5~3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
C:发展主动性阶段(3~5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D:变得勤奋.阶段(6~12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答案:D
解析:
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划分成八个阶段,每一阶段或多或少均以同一性危机的概念来贯穿:①学习信任阶段(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②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5~3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③发展主动性阶段(3~5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④变得勤奋阶段(6~12岁):勤奋与自卑的冲突;⑤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9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⑥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9~25岁):亲密与孤独的冲突;⑦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25~65岁):生育与自我专注的冲突;⑧达到完善的阶段(65岁以上):自我完善与绝望期的冲突。

第6题:

A、信任——不信任期

B、主动——内疚期

C、自主——羞愧或疑虑期

D、自我认同——角色紊乱期

E、勤奋——自卑期 正确选择小儿心理社会发展的5个阶段分别出现在小儿生长发育的哪一期

婴儿期( )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第7题:

依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青年期要解决的危机是( )

A.繁殖对停滞
B.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信任对不信任
D.亲密对孤独

答案:B
解析: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一生中要经过八个有固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任务以及需要解决的危机。青年期要解决的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繁殖对停滞是成年中期的危机;信任对不信任是婴儿期要解决的危机;亲密对孤独是成年早期要解决的危机。

第8题: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A、强调文化及社会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B、每个阶段均与小儿的心理社会发展有关

C、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问题

D、每个阶段的问题可以交叉进行解决

E、幼儿期的主要心理社会发展为题是信任对不信任


参考答案:AC

第9题:

按照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信任对不信任"的矛盾冲突是下列哪一时期的发展任务?()

A口感期

B生殖一运动期

C潜在期

D青春期

E成人期


A

第10题: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及提出者。


正确答案: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埃里克森。他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相互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前一阶段冲突解决的情况。他认为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冲突解决得好,儿童相应地发展积极的方面,冲突解决得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儿童以后的发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