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抗酸杆菌?有何生物学性状?

题目
问答题
何为抗酸杆菌?有何生物学性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星形诺卡菌的生物学特性有

A.兼性厌氧菌

B.抗酸染色呈弱抗酸性

C.革兰阴性杆菌

D.菌落为黄色或深橙色

E.菌落表面无白色菌丝


正确答案:BDE

第2题:

关于大肠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E
大肠杆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三种构成。

第3题:

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哪项是错误的

A.抗酸染色阳性,细长、稍弯曲杆菌

B.菌体上可含有一至数个异染颗粒

C.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生长迅速

D.专性需氧

E.菌落多为R型


正确答案:C

第4题:

布氏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包括()。

  • A、革兰阴性
  • B、有鞭毛
  • C、有芽孢
  • D、有荚膜
  • E、有异染颗粒

正确答案:A

第5题:

抗酸杆菌具有耐受酸性介质脱色的生物学性状,在()的协同作用下,可被复红染色剂着色。

  • A、石炭酸(苯酚)
  • B、酒精
  • C、亚甲蓝
  • D、盐酸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下列对于麻风分枝杆菌生物学性状描述错误的是( )

A、抗酸染色阳性

B、革兰染色阳性

C、易形成L型变异

D、可在体外人工培养

E、麻风分枝杆菌细长略带弯曲,常呈束状排列


参考答案:D

第7题:

萋---尼氏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有( )。

A抗酸杆菌阴性:连续观察300个不同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

B.报告抗酸杆菌菌数:1—8条抗酸杆菌/300视野

C.抗酸杆菌阳性(1+):3—9条抗酸杆菌/100视野

D.抗酸杆菌阳性(2+):1—9条抗酸杆菌/10视野

E.抗酸杆菌阳性(3+):3—9条抗酸杆菌/每视野

F.抗酸杆菌阳性(1+):≥10条抗酸杆菌/每视野


答案:ABCDEF

第8题:

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哪项错误

A.抗酸染色阳性,细长、稍弯曲杆菌

B.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生长迅速

C.菌落多为R型

D.菌体上可含有一至数个异染颗粒

E.专性需氧


正确答案:B

79.B。结核分枝杆菌为专性需氧菌,无鞭毛,无芽胞和荚膜。抗酸染色阳性。本菌生长缓慢,最快的分裂速度为18h一代。在固体培养基上,一般需2~6周才能长出菌落。菌落呈干燥颗粒状,不透明,乳白色或米黄色,表面呈皱纹状,形似菜花。接种罗氏培养基,37℃5%~l0%C02培养,定时观察,至4~8周。此方法可准确诊断结核杆菌。

第9题:

何为震级与烈度,两者有何差别?有何联系?


正确答案: 地震震级是表示一次地震规模大小的一种度量,也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地震烈度是某一特定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次震级,然而在不同的地点却会有不同的地震烈度;
一次地震的发生,震级是一定的,对于确定地点上的烈度也是一定的,且定性上震级越大,确定地点上的烈度也越大。

第10题:

何为逆转录?有何生物学意义?


正确答案:逆转录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即将遗传信息由RN逆向传给DNA的过程,其遗传的传递方向与转录相反。逆转录的生物学意义:
(一)逆转录现象的发现是对传统中心法则的补充与完善。
(二)逆转录现象及随后发现的核酶,使科学界对生命的起源及RNA在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逆转录酶的出现为更好地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逆转录技术已成为获取目的基因的重要方法之一。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