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18岁。确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列药物中,可首选()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性,18岁。确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列药物中,可首选()
A

磺胺嘧啶

B

青霉素V

C

头孢氨苄

D

头孢唑林

E

复方新诺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18岁。确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列药物中,可首选A、磺胺嘧啶

B、青霉素V

C、头孢氨苄

D、头孢唑林

E、复方新诺明

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抑制转肽酶

B、抑制DNA回旋酶

C、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抑制RNA多聚酶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第2题:

首选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药物是A.SMZB.SIZC.SMZ-TMPD.SDSXB

首选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药物是

A.SMZ

B.SIZ

C.SMZ-TMP

D.SD

E.SML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磺胺类药物的应用。磺胺嘧啶(SD)易透过血脑屏障,可治疗流脑;磺胺异恶唑(SIZ)、磺胺甲恶唑(SMZ)、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在尿中浓度高,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磺胺米隆(SML)为局部外用磺胺药,用于烧伤创面感染。故选D。

第3题:

首选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药物是A.SMZB.SIZC.SMZ+TMPD.SDS

首选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药物是

A.SMZ

B.SIZ

C.SMZ+TMP

D.SD

E.SML


正确答案:D
此题考查磺胺类药物的应用。磺胺嘧啶(SD)易透过血脑屏障,可治疗流脑;磺胺异恶唑(SIZ)、磺胺甲嗯唑(SMZ)、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在尿中浓度高,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磺胺米隆(SML)为局部外用磺胺药,用于烧伤创面感染。故选D。

第4题:

患者女性,18岁。确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下列药物中,可首选
A.青霉素V
B.头孢氨苄
C.复方新诺明
D.头孢唑林
E.磺胺嘧啶

答案:E
解析:

第5题:

女性,18岁,确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应首选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A.磺胺嘧啶
B.青霉素G
C.头孢氨苄
D.头孢呋辛
E.复方新诺明


答案:B
解析:

第6题:

女性,18岁,确诊为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应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头孢唑啉

B.头孢呋辛

C.青霉素G

D.环丙沙星

E.氟康唑


正确答案:C
解析:青霉素对革兰阴性球菌有强大杀灭作用。敏感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金葡菌等。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球菌引起,首选药为青霉素G。

第7题:

女性,18岁,确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应首选下列那个药物治疗

A. 磺胺嘧啶
B. 青霉素G
C. 头孢氨苄
D. 头孢呋辛
E. 复方新诺明

答案:B
解析:

第8题:

女性,18岁,确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应首选下列哪个药物治疗?

A.磺胺嘧啶(SD)

B.青霉素G+SD

C.头孢氨苄

D.头孢呋辛

E.复方新诺明


正确答案:B

第9题:

患者女性,18岁。确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抑制转肽酶
B.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C.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D.抑制RNA多聚酶
E.抑制DNA回旋酶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患者,女,16岁。诊断为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头孢唑林
B.头孢氨苄
C.磺胺嘧啶
D.青霉素V
E.复方新诺明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