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述二战后日本法律制度的发展。

题目
问答题
试述二战后日本法律制度的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日本二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


参考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很多工业产品直接模仿欧美的样本,价廉质次,战后日本经历了恢复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经济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工业设计也有了很大进步。
1、从1945—1952年是日本工业的恢复阶段,业设计的发展首先是从学习和借鉴欧美设计开始的。业设计尚处于启蒙阶段,优秀设计作品不多。
2、1953—1960年这一时期为成长期,日本的经济与工业都在持续发展。日本的工业设计从模仿欧美产品着手,以求打开国际市场,这就使日本的不少产品都具有明显的模仿痕迹。
3、从1961年起日本工业进入了发展阶段,即日本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出现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模仿逐渐走向创造自己的特色,从而成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设计大国之一。


第2题:

试述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 一、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二、具体说
A、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需要依靠国家规划安排和筹集巨额资金。
B、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需要国家投资支持。
C、市场产品过剩严重,必须信靠国家力量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D、对社会化在生产中出现的波动入危机和干预和调节,以及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都必须借助国家力量。

第3题:

试述二战后联邦德国民法的发展?


参考答案:(1)、德国民法典中修改最多的部分是亲属法领域(2)、对债务关系法也进行了修改(3)、战后在物权法方面的修改比较少

第4题:

问答题
试述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

正确答案: 战后西方史学的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发展迅速和变化不断。具体说来,它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完成了战前开始的新史学取代传统史学的转变。新史学成为史坛主潮;
第二,新史学内部不断嬗变,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而又不乏带有根本性的变化。而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也对新史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20世纪上半叶,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处于新旧交替的状态,战后50年代中期,新史学在西方国家之间占据上风,成为史坛的主潮,并在70年代达到鼎盛。特别是布罗代尔为代表的法国年鉴学派,成绩尤为显赫。这个时期新史学特别重视方法论的探讨和建设,提倡跨学科方法,倡导总体史、长时段、计量化等结构功能主义思潮和方法。但这时期新史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一是过分强调超越个人的结构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决定作用,而完全忽略了历史中的人;二是过分强调表示结构变动的长时段和表示节奏稍慢的历史趋势的中时段,而忽略了表示历史突发事件的短时段。
70年代末,新史学逐渐出现了专线个,其特征可简单概括为:逐渐摆脱结构、功能、长时段、计量、模型等的框架和影响,而转向人的心态、思想、感情、情绪、观念、日常生活等深层次,以及历史的片段、裂层、微观世界、文化等方面。与过去对全球结构的客观分析不同,现在转向研究集团的和个人的具体实践;与过去把个人看成是与其对立的社会和文化之间的“中间成员”不同,现在个人本身、他的直觉,他的独一无二的主观性、他独有的选择,都成了中心范畴。这种转变反映了人们对史学科学性原则认识的改变和修正。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对西方现在社会的批判与反思的结果。它对史学提出的挑战如历史构建的可靠性和限度、历史解释的性质、历史叙述和文学话语的作用和关系,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以及文本和语言等,都是历史学和历史认识中的根本难题。这就迫使史学家去重新思考有关自己的职业、有关历史学在人文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有关历史学内部结构以及研究任务的传统观念等问题。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史学的发展演变多与此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战后日本科技发展4个阶段的内容。

正确答案: A.第一个10年重建战前的科技成果和吸收外国的科技知识;
B.第二个10年是朝着独立的方向发展科研;
C.第三个10年是推行庞大的科技计划;
D.第四个10年是专注能源问题和强调科技产品要有创意。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是二战后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国家。

  • A、日本  
  • B、美国  
  • C、德国  
  • D、英国

正确答案:B

第7题:

简述二战后日本法的发展。


正确答案: ①在大陆法系法律的基础上,较多地接受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尤其是美国法;
②建立以国会为中心的君主立宪政体,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废除行政法院,将违宪审查权授予最高法院;
④经济立法发达。

第8题:

试述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


参考答案:

战后西方史学的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发展迅速和变化不断。具体说来,它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完成了战前开始的新史学取代传统史学的转变。新史学成为史坛主潮;
第二,新史学内部不断嬗变,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而又不乏带有根本性的变化。而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也对新史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20世纪上半叶,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处于新旧交替的状态,战后50年代中期,新史学在西方国家之间占据上风,成为史坛的主潮,并在70年代达到鼎盛。特别是布罗代尔为代表的法国年鉴学派,成绩尤为显赫。这个时期新史学特别重视方法论的探讨和建设,提倡跨学科方法,倡导总体史、长时段、计量化等结构功能主义思潮和方法。但这时期新史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一是过分强调超越个人的结构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决定作用,而完全忽略了历史中的人;二是过分强调表示结构变动的长时段和表示节奏稍慢的历史趋势的中时段,而忽略了表示历史突发事件的短时段。
70年代末,新史学逐渐出现了专线个,其特征可简单概括为:逐渐摆脱结构、功能、长时段、计量、模型等的框架和影响,而转向人的心态、思想、感情、情绪、观念、日常生活等深层次,以及历史的片段、裂层、微观世界、文化等方面。与过去对全球结构的客观分析不同,现在转向研究集团的和个人的具体实践;与过去把个人看成是与其对立的社会和文化之间的“中间成员”不同,现在个人本身、他的直觉,他的独一无二的主观性、他独有的选择,都成了中心范畴。这种转变反映了人们对史学科学性原则认识的改变和修正。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对西方现在社会的批判与反思的结果。它对史学提出的挑战如历史构建的可靠性和限度、历史解释的性质、历史叙述和文学话语的作用和关系,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以及文本和语言等,都是历史学和历史认识中的根本难题。这就迫使史学家去重新思考有关自己的职业、有关历史学在人文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有关历史学内部结构以及研究任务的传统观念等问题。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史学的发展演变多与此有关。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的政策特点和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
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战后日本法律制度具有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共同特征?

正确答案: 1.以大陆法系的六法体系为基础,其立法吸收了美国法原则和制度的成份,判例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2.以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了以议会为核心的责任内阁制
3.天皇成为虚君,赋予公民较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在形式上确认了“国民主权”原则
4.参照美国模式对司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了法院的组织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