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有哪些特殊的结构?它们在医学上有何实际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细菌有哪些特殊的结构?它们在医学上有何实际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8086/8088得微处理器有何异同点?它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8086是全16位微处理器,期内、外数据总线都是16位。8088使准16位微处理器,内数据总线是16位,外数据总线是8位。两者除外数据总线位数及于此相关的部分逻辑有差别外,内部结构个基本性能相同,指令系统完全相同。
8086/8088在结构上得特点如下:
(1)在结构上引入了两个重要得概念,即指令流水线个存储器分段,并在Intel系列微处理器得升级换代中一直被沿用和发展。
(2)数据总线和低16位/8位地址总线采用分时复用方式。

第2题:

研究细菌芽孢有何理论和实际意义?


正确答案: ①是研究生物抗逆性和休眠的生物学机制的良好材料。
②是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指标。
③有利于提高菌种筛选效率。
④有利于菌种的长期保藏。
⑤为比较各种消毒灭菌方法的可靠性提供优良的模式生物。

第3题: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有何功能?


参考答案:(1)细菌特殊结构: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产生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特殊结构。(2)特殊结构的主要功能:荚膜功能具有保护细菌的功能。鞭毛功能有收缩性能,当有节律的收缩时,可引起细菌运动,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菌毛功能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某些致病性细菌通过普通菌毛牢固地附着于动物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生长繁殖,发挥致病作用,这些菌毛是一种毒力因子,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性菌毛是由携带一种致育因子的质粒编码产生的,,也是细菌表面与噬菌体吸附的受体。芽孢功能是某些细菌抵抗不良环境条件以保存生命的一种休眠状态。

第4题:

直读光谱仪上有几种狭缝?它们有何特殊功用?


正确答案: 直读光谱仪上有两种狭缝,一种是入射狭缝,它的宽度是固定的而位置是可以在垂直入射光轴方向上作平行移动。另一种是出射狭缝,它的宽度和位置都是固定的。一台光谱仪只有一个入射狭缝,但有多个出射狭缝。入射狭缝时将入射的混合光变成条形的装置,而出射狭缝是挡住杂散光只让特征谱线光通过的装置。

第5题: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医学意义?


正确答案: 细菌除了基本结构外,某些细菌还具有一些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芽胞和菌毛,它们的医学意义如下:(1)荚膜:是某些细菌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黏液性物质,可帮助鉴定细菌。荚膜具有抗原性,可作为细菌分型的依据之一。荚膜还具有保护细菌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作用。荚膜也能保护菌体避免或减少一些物质,如溶菌酶、补体、抗体和抗菌物质对细菌的损伤,因而增强了细菌的侵袭力,故荚膜与细菌的致病性相关。荚膜多糖还可使细菌彼此相连,黏附于组织细胞表面,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2)鞭毛:是附着于菌体表面上的细长而又弯曲的丝状物。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亦可黏附于细胞表面,故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不同细菌形成鞭毛的数目及部位不同,可以鉴定细菌。鞭毛还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对细菌的分类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3)芽胞:胞质浓缩脱水后在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称为芽胞。不同细菌形成芽胞的大小、位置不同,据此可以鉴定细菌。芽胞的抵抗力强,需高压蒸气灭菌才能杀死芽胞,因此,医学上常将杀死芽胞作为灭菌的指标。
(4)菌毛:菌体表面细而短的微丝状物称为菌毛,按其功能不同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结构,它可黏附于多种细胞受体上进而侵入黏膜,因此它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性菌毛由致育因子F质粒编码,故有性菌毛的细菌又称F菌,参与F质粒的接合与传递。

第6题:

导管、筛管的结构怎样?它们在结构上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1)导管是由导管分子组成,一个导管分子就是一个死细胞,导管分子的壁有不同的加厚,形成五种不同的导管,导管分子的端壁形成两种孔即单穿孔和复穿孔。
(2)筛管是由筛管分子组成,一个筛管分子就是一个没有细胞核的生活细胞,它有伴胞附着在一起,筛管分子的端壁形成筛板,根据筛板上的筛域的多少分为单筛板和复筛板。
(3)区别:
①死细胞与活细胞;
②细胞壁的加厚不同;
③端壁的结构不同。

第7题: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在医学上有何实际意义?


正确答案: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作用如下所示:
合成代谢产物 作用
热原质 注入动物体或人体内,引起发热
侵袭性酶类 如透明质酸酶分解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有利于细菌扩散
毒素 内外毒素是构成细菌毒力的重要致病因素
色素 鉴别细菌
抗生素 抑制或杀灭多种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
细菌素 作用范围狭窄,仅对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
维生素 合成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对人有益

第8题:

研究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何实际意义?


正确答案: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包括:
(1)与致病性有关的如热原质、内毒素、外毒素、侵袭性酶类等;
(2)与细菌鉴别有关的如细菌素、色素;
(3)可供人类应用的如维生素、抗生素等。因此,研究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可有助于研究细菌的致病机制、鉴定细菌、以及利用细菌造福人类。

第9题:

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医学意义?


正确答案: 细菌除了基本结构外,某些细菌还具有一些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芽胞和菌毛。细菌的特殊结构虽为细菌非必有,但具有某些特殊结构时则具有一定的意义。
(1)荚膜:是某些细菌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可帮助鉴定细菌。荚膜具有抗原性,可作为细菌分型的依据之一。荚膜还具有保护细菌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作用。荚膜也能保护菌体避免或减少一些物质,如溶菌酶、补体、抗体和抗菌物质对细菌的损伤,因而增强了细菌的侵袭力,故荚膜与细菌的致病性相关。荚膜多糖还可使细菌彼此相连,粘附于组织细胞表面,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2)鞭毛:是附着于菌体表面上的细长而又弯曲的丝状物。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亦可粘附于细胞表面,故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不同细菌形成鞭毛的数目及部位不同,可以鉴定细菌。鞭毛还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对细菌的分类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3)芽胞:胞质浓缩脱水后在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称为芽胞。不同细菌形成芽胞的大小、位置不同,据此可以鉴定细菌。芽胞的抵抗力强,需高压蒸气灭菌才能杀死芽胞,因此,医学上常将杀死芽胞作为灭菌的指标。
(4)菌毛:菌体表面细而短的微丝状物称为菌毛,按其功能不同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结构,它可粘附于多种细胞受体上进而侵入粘膜,因此它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性菌毛由致育因子F质粒编码,故有性菌毛的细菌又称F菌,参与F质粒的接合与传递。

第10题:

病毒的主要性状变异有哪些?它们各有何实际意义?


正确答案:病毒常见的变异现象及实际意义
(1)毒力变异:人工诱导病毒发生毒力减弱变异,以用于制备减毒活疫苗,如预防天花的牛痘。
(2)抗原性变异:甲型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容易发生抗原性变异,变异后的病毒在体内可避免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可引起大流行或使感染慢性化,也给诊断和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
(3)表型混合:产生于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的包装错误,一种病毒的核酸被另一种病毒核酸所编码的蛋白质衣壳包裹,或一种病毒的包膜嵌有另一种包膜的刺突蛋白,此时也会发生一些生物学特征(如耐药性、嗜细胞性等)改变,这种改变不是遗传型的改变而是表型的混合,经再次传代后,子代病毒的特性将由病毒的核酸所决定。
(4)对宿主适应范围及理化因素抵抗力的变异:如温度敏感突变株、宿主适应范围突变株,常伴有毒力减弱,因此可用于制备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