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5岁,12年前曾发现蛋白尿,一直未检查和治疗。1周前出现恶心、呕吐,查体:血压190/125mmHg,轻度水肿,血

题目
单选题
男,35岁,12年前曾发现蛋白尿,一直未检查和治疗。1周前出现恶心、呕吐,查体:血压190/125mmHg,轻度水肿,血肌酐360μmol/L,B超双肾缩小。该患者最可能的原发病是()
A

慢性肾小球肾炎

B

慢性肾盂肾炎

C

慢性间质性肾炎

D

糖尿病肾病

E

高血压肾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33岁,15年前曾发现蛋白尿,一直未检查和治疗。3周前出现恶心、呕吐,查:血压190/120mmHg,轻度水肿,血肌酐360μmol/L,B超双肾缩小。

下述生化异常不应出现的是
A.高血钾
B.低血钙
C.低血钠
D.低血磷
E.酸中毒

答案:D
解析:
患者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诊断为肾炎,血肌酐升高出现肾衰,静脉肾盂造影对于慢性肾衰的诊断及病情的观察没有意义;患者既往曾发现蛋白尿,而没有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故应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常首先出现夜尿增多、酸中毒、肾性糖尿等肾小管功能损害表现。

第2题:

患者,男,33岁,15年前曾发现蛋白尿,一直未检查和治疗,3周前出现恶心、呕吐,查体:血压190/120mmHg,轻度水肿,血肌酐360mmol/L,B超双肾缩小。

下列检查项目中不应进行的是
A.血常规
B.内生肌酐清除率
C.血电解质
D.静脉肾盂造影
E.心电图检查

答案:D
解析:

1.患者已蛋白尿15年,病史超过1年,所以可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2.慢性肾小球肾炎发展为肾衰后一般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
3.患者已发展为肾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以静脉肾盂造影不适合,造影剂排除很慢。

第3题:

男,35岁,12年前曾发现蛋白尿,一直未检查和治疗。1周前出现恶心、呕吐,查体:血压190/125mmHg,轻度水肿,血肌酐360μmol/L,B超双肾缩小。下列哪项检查不应进行A、血常规

B、内生肌酐清除率

C、血电解质

D、静脉肾盂造影

E、心电图检查

该患者最可能的原发病是A、慢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盂肾炎

C、慢性间质性肾炎

D、糖尿病肾病

E、高血压肾病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A

第4题:

患者女,43岁。25年前曾发现蛋白尿,一直未检查和治疗。2周前出现恶心、呕吐。查体:血压190/120mmHg,轻度水肿。血肌酐360μmol/L,B超双肾缩小。

下述生化异常不应出现的是
A.高钾血症
B.低钙血症
C.低钠血症
D.低磷血症
E.酸中毒

答案:D
解析:

1.患者考虑为肾实质性病变所致慢性肾衰,其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①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上升。Scr>133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ml/min,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血尿酸升高。②尿常规:检查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或低比重尿。③血常规:检查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④电解质检查:常表现为高钾、高磷、低钙等。⑤B超:检查多数可见双肾明显缩小、结构模糊。静脉肾盂造影对于慢性肾衰的诊断及病情的观察没有意义。故本题选D。
2.慢性肾衰电解质检查常表现为高钾、高磷、低钙、酸中毒等。慢性肾衰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时磷的排出量减少,会产生高磷血症,而不是低磷血症。故本题选D。
3.患者既往曾发现蛋白尿,而没有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故应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常首先出现夜尿增多、酸中毒、肾性糖尿等肾小管功能损害表现。本题最佳选项为A。

第5题:

男,33岁。15年前曾发现蛋白尿,一直未检査和治疗。3周前出现恶心、呕吐。查:血压190/120mmHg,轻度水肿,血肌酐360μmol/L,B超提示双肾缩小。
下列哪项检查不应进行
A.血尿素氮 B.内生肌酐清除率 C.血电解质 D.静脉肾盂造影


答案:D
解析:
①患者蛋白尿病史15年,伴高血压、水肿、恶心呕吐,血肌酐360μmol/L(正常值53 ~106μmol/L),故可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因此,可测定血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以了解肾功能情况,测定血电解质以了解水电解质失衡情况。由于双肾已纤维化萎缩变小,因此静脉肾盂造影可能造影剂无法排出而无显影。②慢性肾衰竭时常有少尿,可伴高血钾,由于体内水分潴留,可导致低血钠和低血 钙。血钙和血磷浓度的乘积为一定值40,因此低血钙必然伴有高血磷。

第6题:

男,33岁,15年前曾发现蛋白尿,一直未检查和治疗。3周前出现恶心、呕吐,查:血压190/120mmHg,轻度水肿,血肌酐360μmol/L,B超双肾缩小。

下列检查项目中不应进行的是
A.血常规
B.内生肌酐清除率
C.血电解质
D.静脉肾盂造影
E.心电图检查

答案:D
解析:
患者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诊断为肾炎,血肌酐升高出现肾衰,静脉肾盂造影对于慢性肾衰的诊断及病情的观察没有意义;患者既往曾发现蛋白尿,而没有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故应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常首先出现夜尿增多、酸中毒、肾性糖尿等肾小管功能损害表现。

第7题:

患者,男,33岁,15年前曾发现蛋白尿,一直未检查和治疗,3周前出现恶心、呕吐,查体:血压190/120mmHg,轻度水肿,血肌酐360mmol/L,B超双肾缩小。

下述生化异常不应出现的是
A.高血钾
B.低血钙
C.低血钠
D.低血磷
E.酸中毒

答案:D
解析:

1.患者已蛋白尿15年,病史超过1年,所以可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2.慢性肾小球肾炎发展为肾衰后一般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
3.患者已发展为肾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以静脉肾盂造影不适合,造影剂排除很慢。

第8题:

男,35岁。12年前曾发现蛋白尿,一直未检查和治疗。1周前出现恶心、呕吐,查体:BP190/125mmHg,轻度水肿,Scr360μmol/L,B超双肾缩小。尿毒症患者发生纤维性骨炎的主要原因是

A.尿钙排泄增多

B.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尿磷排泄减少

D.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

E.活性维生素D合成障碍


正确答案:B
1.患者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诊断为肾炎,血肌酐升高出现肾衰竭,静脉肾盂造影对于慢性肾衰的诊断及病情的观察没有意义。2.患者既往曾发现蛋白尿,而没有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故应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常首先出现夜尿增多、酸中毒、肾性糖尿等肾小管功能损害表现。3.低钙可使甲状旁腺分泌增加,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纤维囊性骨炎主要由于PTH过高引起,其破骨细胞过度活跃引起骨盐溶化,骨质重吸收增加,骨的胶原基质破坏,而代以纤维组织,形成纤维囊性骨炎。

第9题:

男,33岁。15年前曾发现蛋白尿,一直未检査和治疗。3周前出现恶心、呕吐。查:血压190/120mmHg,轻度水肿,血肌酐360μmol/L,B超提示双肾缩小。
下列哪项生化异常不应出现
A.高血钾 B.低血钙 C.低血钠 D.低血磷


答案:D
解析:
①患者蛋白尿病史15年,伴高血压、水肿、恶心呕吐,血肌酐360μmol/L(正常值53 ~106μmol/L),故可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因此,可测定血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以了解肾功能情况,测定血电解质以了解水电解质失衡情况。由于双肾已纤维化萎缩变小,因此静脉肾盂造影可能造影剂无法排出而无显影。②慢性肾衰竭时常有少尿,可伴高血钾,由于体内水分潴留,可导致低血钠和低血 钙。血钙和血磷浓度的乘积为一定值40,因此低血钙必然伴有高血磷。

第10题:

男,33岁,15年前曾发现蛋白尿,一直未检查和治疗。3周前出现恶心、呕吐,查:血压190/120mmHg,双下肢轻度浮肿,血肌酐360μmol/L,B超双肾缩小。下列检查项目中不应进行的是()。

  • A、血常规
  • B、内生肌酐清除率
  • C、血电解质
  • D、静脉肾盂造影
  • E、心电图检查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