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作血培养时应注意的事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作血培养时应注意的事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血培养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
操作时应该注意:①未经治疗的亚急性患者,应在第1天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
②已用过抗生素者,停药2~7天后采血或使用抗生素培养基。
③急性患者应在入院后3小时内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后开始治疗。
④本病的菌血症为持续性,无需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⑤每次取静脉血10~20ml作需氧和厌氧培养,至少培养3周,并周期性作革兰染色涂片和次代培养。必要时采用特殊培养技术。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诊断时不需作血培养的疾病是

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B、钩端螺旋体病

C、副伤寒

D、细菌性痢疾

E、布鲁氏菌病


参考答案:D

第2题: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正确操作法是( )。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下列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有确诊价值的是

A、皮肤黏膜瘀点

B、持续发热

C、心脏杂音

D、脑栓塞

E、血培养阳性


参考答案:E

第4题:

简述培养料发酵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答案: 培养料发酵应注意:
(1)选择发酵场地:以日光温室或半地下式太阳能温室为宜。保证发酵场地有较高的温度。
(2)培养料中的水分:最好分两次补足,有利于发酵。此种灭菌方法适用于平菇、金顶侧耳、白灵菇的栽培和蘑菇的后发酵。

第5题: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表现为
A.脾肿大 B.贫血 C.血细菌培养阴性 D.血细菌培养阳性


答案:A,B,C,D
解析: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主要由草绿色链球菌等感染引起,细菌从某一感染灶入血,形成菌血症, 再随血流侵入心脏瓣膜致病。因此,细菌培养既可阳性,也可阴性(阳性率为以上,不是100%)。 临床上除有心脏体征外,还有发热、点状出血、脾肿大及进行性贫血等迁延性败血症表现。

第6题: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做血培养时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 )5

A.严防标本污染

B.在应用抗生素前采血

C.培养期不少于3周

D.疗效不佳时,停用抗生素2天后再行血培养

E.选择畏寒发热最明显时采血


正确答案:D

第7题: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血培养。


答案:
解析:
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亚急性患者,抗生素治疗前先采血,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每次采血10~20ml作需氧和厌氧培养,至少应培养3周,并且作药敏试验。 已用过抗生素者,停药2~7天后采血。急性患者入院后3小时内,每隔一小时1次共取3个血标本后开始治疗。本病的菌血症为持续性,无需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第8题:

当病人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史,近来发热10天,疑诊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以下哪项处理最适当

A、作血培养后,根据培养结果再开始用药

B、先用抗生素10天,待观察体温后再抽血培养

C、作血培养后即开始肌注普鲁卡因青霉素加链霉素

D、作血培养后静脉滴注氨苄西林加庆大霉素

E、作血培养后静脉滴注氯霉素


参考答案:D

第9题: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诊断意义的依据是

A.血沉
B.血象
C.免疫学检查
D.血培养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简述配制培养基应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一种试剂用一把药勺
(2)称量一种试剂换一张称量纸
(3)称量要准确
(4)溶解要充分
(5)调PH值要准确
(6)高压后PH值会发生0.1-0.2的变动,现使用40%NAOH调PH值,高压后PH值下降0.1-0.2,所以高压前的PH值调的应高0.1-0.2。
(7)染料:指示剂,凝固物质等校正PH值后再加入。
(8)加热溶解后的,待凉至室温才可以调PH值。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