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5岁。发现HBsAg(+)3年,平时无不适,为确定有无乙型肝炎,病人来院门诊。门诊检查有异常发现,遂收住院。肝活

题目
单选题
男性,35岁。发现HBsAg(+)3年,平时无不适,为确定有无乙型肝炎,病人来院门诊。门诊检查有异常发现,遂收住院。肝活检发现肝细胞有碎屑样坏死,门管区界破坏,及被动性间隔形成,其病理诊断为()
A

慢性重型肝炎

B

亚急性重症肝炎

C

慢性迁延性肝炎

D

慢性活动性肝炎

E

早期肝硬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35岁。发现HBsAg(+)3年,平时无不适,为确定有无乙型肝炎,病人来院门诊。你认为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A、HBV-DNA,抗HBc-IgM测定

B、肝脾B超检查

C、AFP,GGT,AKP测定

D、血清纤维化标志物(MAO、Ⅲ型前胶原等)测定

E、HBV的血清标志物及ALT检查

【假设信息】门诊检查有异常发现,遂收住院。肝活检发现肝细胞有碎屑样坏死,门管区界破坏,及被动性间隔形成,其病理诊断为A、慢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症肝炎

C、慢性迁延性肝炎

D、慢性活动性肝炎

E、早期肝硬化

住院治疗半年,病情反复波动,ALT80~140U之间,AST:ALT>0.5:1,总胆红素60μmol/L,IgG20g/L,RF(+),肝活检有碎屑样坏死,最适当治疗是A、泼尼松每日40mg,每周递减10mg,共4周

B、cc-IFN1000000U,肌内注射,每周3次,共12周

C、oc-IFN3000000U,肌内注射,每周3次,共12周

D、无环鸟苷每日10mg/kg加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共4周

E、继续护肝治疗

通过上述治疗,病情无好转,ALT上升至200U以上,开始给予α-IFN5000000U,肌内注射,每周3次,共20周。症状好转于1年后出院,为及早发现有无早期肝硬化,下列哪一项检查为最佳监测指标A、血清纤维化标志物

B、血清AST/ALT比值

C、有无脾肿大与腹水出现

D、B超随访门静脉宽度

E、血清A/G比值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A


问题 4 答案:E

第2题:

男性病人,66岁,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近2个月来感肝区疼痛,食欲缺乏,昨晚出现低血糖症状,今来院就诊,查体发现肝大。为明确诊断,该病人首选检查是

A、细菌学检查

B、血氨浓度

C、血生化检查

D、AFP检测

E、CT


参考答案:D

第3题:

以下哪些情况不应报告为隐性梅毒?()

A、既往有梅毒诊断与治疗史,本次检查发现梅毒血清检测结果阳性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咨询检测门诊、美沙酮治疗门诊或预防体检门诊所发现的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者

C、既往梅毒治疗者,在进行复诊与随访检测时,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者

D、医疗机构的入住院病人、术前检查病人、孕产妇等发现的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阳性者,经过转诊或会诊,做进一步检查,RPR或TRUST检测结果为阳性,TPPA检测结果也为阳性者


答案:ABC

第4题:

35岁女性,平时无不适,3年前体检发现HBsAg(+),为明确诊断有无乙型肝炎。

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A、HBV-DNA ,抗HBc-IgM测定
B、肝脾 B 超检查
C、AFP、GGT、AKP 测定
D、血清纤维化标志物(MAO、Ⅲ型前胶原等)测定
E、HBV的血清标志物及ALT检查

答案:E
解析:
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是临床实验室最主要的检测。

第5题:

男性病人,66岁,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近2个月来感肝区疼痛,食欲缺乏,昨晚出现低血糖症状,今来院就诊,查体发现肝大。为明确诊断,该病人首选检查是

A.细菌学检查
B.血氨浓度
C.血生化检查
D.AFP检测
E.CT

答案:D
解析: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肝细胞癌AFP阳性率为70%~90%。【该题针对“.原发性肝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6题:

[假设信息]门诊检查有异常发现,遂收住院。肝活检发现肝细胞有碎屑样坏死,门管区界破坏,及被动性间隔形成,其病理诊断为

A.慢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症肝炎

C.慢性迁延性肝炎

D.慢性活动性肝炎

E.早期肝硬化


正确答案:D
本例肝活检,组织学上有碎屑状坏死,界板破坏,出现桥状坏死及被动间隔形成,病理诊断属于中度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临床上病程超过半年,病理上炎症可局限在小叶内,肝细胞变性坏死,门管区基本正常;或小叶内炎症反应及变性坏死轻微,门管区纤维细胞向小叶内伸展形成间隔,但不形成假小叶,亦可表现为门管区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但无界板破坏和碎屑状坏死。慢性重症肝炎有广泛碎屑状坏死,累及多数小叶,破坏小叶完整性,与早期肝硬化有时难以区别。亚急性重症肝炎,光镜下有亚大块坏死及桥状坏死形成,网状支架塌陷,间隔增宽,成纤维细胞增生,易发展为肝硬化。早期肝硬化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肝小叶纤维支架破坏,再生结节及假小叶形成。

第7题:

男性患者,40岁,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近2个月来感肝区疼痛,食欲减退,昨晚出现低血糖症状,今来院就诊,查体发现肝大。

为明确诊断,该病人首选检查是
A.细菌学检查
B.血氨浓度
C.血生化检查
D.AFP检测
E.CT

答案:D
解析:
1.术后低热与栓塞有关。

2.术后禁食2~3天,以减轻恶心、呕吐。开始进食可先摄入流质并少量多餐。

3.甲胎蛋白(AFP)测定肝癌是早期诊断重要方法之一,肝细胞癌AFP阳性率为70%~90%。

4.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D)是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可明显提高病人的3年生存率。

第8题:

男性,35岁。发现HBsAg(+)3年,平时无不适,为确定有无乙型肝炎,病人来院门诊。通过上述治疗,病情无好转,ALT上升至200U以上,开始给予α-IFN 5000000 U,肌内注射,每周3次,共20周。症状好转于1年后出院,为及早发现有无早期肝硬化,下列哪一项检查为最佳监测指标A、血清AST/ALT比值

B、血清纤维化标志物

C、血清A/G比值

D、B超随访门静脉宽度

E、有无脾肿大与腹水出现

你认为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A、HBV的血清标志物及ALT检查

B、肝脾B超检查

C、GGT、AKP测定

D、Ⅲ型前胶原等)测定

E、HBV-DNA,抗HBc-IgM测定

[假设信息]如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出现肝硬化腹水,继而心悸、呼吸困难、巩膜黄染、反应迟钝,为减少腹腔积液宜选用A、放腹水

B、氢氯噻嗪

C、速尿

D、螺内酯

E、氨茶碱

住院治疗半年,病情反复波动,ALT80~140U之间,AST∶ALT>0.5∶1,总胆红素60 μmol/L,IgG20g/L,RF(+),肝活检有碎屑样坏死,最适当治疗是A、继续护肝治疗

B、cc-IFN 1 000 000U,肌内注射,每周3次,共12周

C、oc-IFN 3 000 000U,肌内注射,每周3次,共12周

D、无环鸟苷每日10mg/kg加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共4周

E、泼尼松每日40mg,每周递减10mg,共4周

门诊检查有异常发现,遂收住院。肝活检发现肝细胞有碎屑样坏死,门管区界破坏及被动性间隔形成,其病理诊断为A、慢性迁延性肝炎

B、慢性活动性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

D、亚急性重症肝炎

E、早期肝硬化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E


问题 5 答案:B

第9题:

35岁女性,平时无不适,3年前体检发现HBsAg(+),为明确诊断有无乙型肝炎。

门诊检查有异常发现,遂收住院。肝活检发现肝细胞有碎屑样坏死,门管区破坏,及被动性间隔形成,其病理诊断为

A、早期肝硬化
B、慢性迁延性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
D、亚急性重症肝炎
E、慢性活动性肝炎

答案:E
解析:
本例肝活检,组织学上有碎屑状坏死,界板破坏,出现桥状坏死及被动间隔形成,病理诊断属于中度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临床上病程超过半年,病理上炎症可局限在小叶内,肝细胞变性坏死,门管区基本正常;或小叶内炎症反应及变性坏死轻微,门管区纤维细胞向小叶内伸展形成间隔,但不形成假小叶,亦可表现为门管区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但无界板破坏和碎屑状坏死。慢性重症肝炎有广泛碎屑状坏死,累及多数小叶,破坏小叶完整性,与早期肝硬化有时难以区别。亚急性重症肝炎,光镜下有亚大块坏死及桥状坏死形成,网状支架塌陷,间隔增宽,成纤维细胞增生,易发展为肝硬化。早期肝硬化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肝小叶纤维支架破坏,再生结节及假小叶形成。

第10题:

男性,35岁。发现HBsAg(+)3年,平时无不适,为确定有无乙型肝炎,病人来院门诊。门诊检查有异常发现,遂收住院。肝活检发现肝细胞有碎屑样坏死,门管区界破坏,及被动性间隔形成,其病理诊断为()。

  • A、慢性重型肝炎
  • B、亚急性重症肝炎
  • C、慢性迁延性肝炎
  • D、慢性活动性肝炎
  • E、早期肝硬化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