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黑热病病原学治疗的常用药物用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黑热病病原学治疗的常用药物用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常用药物为葡萄糖锑钠,用药方法有:①6天疗法,总剂量成人一般100mg/kg(90~130mg/kg),儿童150~170mg/kg平分6次,1/天,肌内注射或葡萄糖液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射;②3周疗法:总剂量成人150mg/kg,儿童200mg/kg,平分6次,每周2次,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注射,适用于严重感染或体质变弱者。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黑热病的第一治疗药物是()。


正确答案:五价锑剂

第2题:

治疗淋巴丝虫首选药物是(),治疗黑热病的首选药物是()。


正确答案:海群生;葡萄糖酸锑钠

第3题:

常用于黑热病治疗的药物为( )

A、甲硝唑

B、吡喹酮

C、葡萄糖酸锑钠

D、四环素

E、海群生


参考答案:C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池塘养殖中常用的消毒药物及用法用量?

正确答案: 消毒剂
1.福尔马林(>36%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对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遍洒(15-30ppm);浸泡(250ppm,30min-1h)
2.漂白粉:为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效含氯量25-35%,在酸性环境中杀菌作用强,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弱,暴露空气中易吸水和CO2而失效。防治(1ppm);清池(30-50ppm)
3.漂白精:为次氯酸钙,有效含氯量为60-70%,消毒力较漂白粉大2-3倍。 防治(0.3-0.5ppm)、带水清池(10-20ppm)
4.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新型高效消毒剂,对细菌、病毒、真菌孢子均有强作用,有效含氯量60%,性质稳定。 防治(0.3-0.5ppm)
5.三氯异氰尿酸:极强的氧化剂,具有高效、广谱、安全等特点,对球虫卵囊也有一定杀灭作用,有效含氯量85%以上。 防治(0.3-0.4ppm);清池(10ppm)
6.强氯精:为漂白粉、鱼安和三氯异氰尿酸的混合物,有效含氯85%以上,为新型高效杀菌消毒剂,防治(0.2-0.4ppm);清池(10ppm)
7.高锰酸钾:强氧化剂,遇有机物即释放初生态氧而呈强杀菌力。浸泡(20-40ppm,15min-1h);全池泼洒 (0.2-2ppm)
石灰类
1.生石灰:为氧化钙CaO,其10%水溶液pH值为12左右;
2.熟石灰:为氢氧化钙Ca(OH)2,其10%水溶液pH值为11左右;
3.沸石粉:主要成分为CaCO3、Al2SiO3、Al2O3、Fe2O3和MgO等成分,其10%水溶液pH值为9左右;
4.白云石粉:主要成分为CaMg(CO32,其10%水溶液pH值为9-10。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黑热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黑热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
(1)穿刺检查:包括骨髓穿刺和淋巴结穿刺。将穿刺物涂片、染色、镜检。临床上常用骨髓穿刺,其中髂骨穿刺简便、安全,检出率较高。淋巴结穿刺的检出率略低。
(2)动物接种和体外培养法如果虫体数量少,涂片不易发现时,可将穿刺物接种于动物(如地鼠等)腹腔,1~2月后取动物肝、脾作印片、切片或涂片查无鞭毛体;或将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在25℃温箱培养一周后查前鞭毛体,这些方法可提高检出率。
(3)皮肤活组织检查:对疑似皮肤型黑热病的患者可从结节处刮取少许组织液,涂片、染色,检查无鞭毛体。

第6题:

脑囊虫病治疗常用的药物及用法?


正确答案: ①吡喹酮(praziquantd):成人总剂量为300mg/kg,从小剂量开始,每日剂量为200mg,分2次口服,逐渐加量,每日剂量不超过1g,达到总剂量为一疗程,2~3个月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②阿苯哒唑(albendazole,丙硫咪唑):成人总剂量为300mg/kg,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达到总剂量为一疗程,1个月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

第7题:

诊断黑热病最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是()

  • A、培养法
  • B、皮肤活组织检查
  • C、动物接种法
  • D、骨髓穿刺涂片镜检
  • E、血涂片镜检

正确答案:D

第8题:

诊断黑热病最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是

A:骨髓穿刺
B:淋巴结穿刺
C:动物接种法
D:十二指肠引流
E:脾穿刺

答案:A
解析:
以骨髓穿刺涂片法最为常用,又以髂骨穿刺简便安全,检出率为80%~90%。淋巴结穿刺多选肿大的淋巴结,检出率约在46%~87%。脾脏穿刺检出率较高,达90.6%~99.3%,但不安全,一般少用或不用。

第9题:

简述脑囊虫病治疗常用的药物及用法?


正确答案:脑囊虫病治疗常用的药物及用法:(1)吡喹酮(praziquantel):成人总剂量为120~180mg/kg,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每日剂量不超过1g,达到总剂量为一疗程,2~3个月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2)阿苯哒唑(albendazole,丙硫咪唑):常用剂量为每日15~20mg/kg,连服10天。2~3个月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

第10题:

问答题
黑热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黑热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
(1)穿刺检查:包括骨髓穿刺和淋巴结穿刺。将穿刺物涂片、染色、镜检。临床上常用骨髓穿刺,其中髂骨穿刺简便、安全,检出率较高。淋巴结穿刺的检出率略低。
(2)动物接种和体外培养法如果虫体数量少,涂片不易发现时,可将穿刺物接种于动物(如地鼠等)腹腔,1~2月后取动物肝、脾作印片、切片或涂片查无鞭毛体;或将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在25℃温箱培养一周后查前鞭毛体,这些方法可提高检出率。
(3)皮肤活组织检查:对疑似皮肤型黑热病的患者可从结节处刮取少许组织液,涂片、染色,检查无鞭毛体。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