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3岁,因确诊为尿毒症,行每周三次规律血液透析9年,近半年始出现双手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确诊的最好方法是()

题目
单选题
男性,63岁,因确诊为尿毒症,行每周三次规律血液透析9年,近半年始出现双手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确诊的最好方法是()
A

骨X线平片

B

CT

C

MRI

D

骨活检

E

血2-MG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张某,男性,70岁,有尿毒症,长期规律透析治疗,突然出现手臂及双腿抽搐双手呈鹰爪状,首先考虑为( )。

A、脑血管病

B、癫痫大发作

C、低钙性抽搐

D、低血糖性抽搐


参考答案:C

第2题:

男性,19岁,近半年来出现食欲下降、腹胀、恶心、乏力、双手震颤、运动迟缓,查体:注意力差、贫血貌、慌张步态,肝脾肿大、四肢肌张力高伴反射亢进。早期确诊本病的最佳方法为()

  • A、血清铜检测
  • B、尿铜检测
  • C、头颅CT
  • D、基因检测
  • E、肝、肾功能检查

正确答案:D

第3题: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197~198 题: (共用题干)男性,63岁,因确诊为尿毒症,行每周3次规律血液透析9年,近半年始出现双手麻木、疼痛、运动障碍。

第197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颈椎病

B.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

C.臂丛神经损伤

D.脊髓侧索硬化症

E.末梢神经炎


正确答案:B

第4题:

某尿毒症患者男性,55岁,体重70kg,规律血液透析治疗10年,每周3次,低分子肝素4000u抗凝,今来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出现心律失常,四肢麻木,无力,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T波高尖,PR间期延长。 对于这种现象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患者首先留取血标本紧急送检,确定血清钾水平。可行急诊血液透析治疗。

第5题:

某尿毒症患者男性,76岁,体重60kg,规律血液透析治疗5年,每周3次,低分子肝素3000u抗凝,今来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出现咳嗽并伴有喘鸣,粉红色泡沫痰,患者脸色苍白、皮肤出汗,脉搏132次/分,血压190/110mmHg,双下肢重度水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4.6kg。 对于该患者的情况如何预防?


正确答案:预防措施:
①有效控制高血压
②合理控制水钠摄入量
③调整干体重
④积极纠正贫血

第6题:

男性患者,54岁,尿毒症,行规律血液透析,每周3次,常出现血钾增高,不宜选用下列哪类降压药

A.钙离子拮抗药

B.ACEI

C.α受体阻滞药

D.β受体阻滞药

E.交感神经抑制药


正确答案:B

第7题:

男性,63岁,因确诊为尿毒症,行每周三次规律血液透析9年,近半年始出现双手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确诊的最好方法是()

  • A、骨X线平片
  • B、CT
  • C、MRI
  • D、骨活检
  • E、血β-MG

正确答案:D

第8题:

患者女,68岁。胃溃疡病史10余年,近2个月来出现持续上腹部疼痛伴体重下降,便潜血阳性,行胃镜确诊为胃溃疡癌变。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A、内镜下治疗

B、放射治疗

C、化疗

D、手术治疗

E、免疫疗法


参考答案:D

第9题:

某尿毒症患者男性,55岁,体重70kg,规律血液透析治疗10年,每周3次,低分子肝素4000u抗凝,今来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出现心律失常,四肢麻木,无力,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T波高尖,PR间期延长。 饮食如何预防?


正确答案:透析患者高血钾的预防如下:
①不可食用钾含量高的低钠盐、薄盐或无盐酱油。
②钾易溶于水,煮青菜时,先切再用水浸泡30分钟,并换水,用沸水烫5分钟以上,再进行烹调,可去除一些钾含量。
③禁食含钾量高的水果如:哈密瓜、桃子、奇异果、香蕉、枣子、橘子、芒果等。
④少喝咖啡、茶、运动饮料、可乐、果汁、可可、梅子汁、少吃巧克力、蕃茄酱等含钾高食物。
⑤少喝汤如菜汤,火锅汤底,鸡汤、菜汤、肉汤、鱼汤、煎熬中药、罐头内的汤汁、牛肉精、人参精。
⑥冬菇干、鱼干类、干燥蔬菜类少吃。
⑦少食零食无花果、水果干、葡萄干、梅干、枣干、杏干、坚果类、生菜色拉。
⑧不可吃杨桃,杨桃容易造成心率不整,且杨桃含有某种神经毒素,透析患者食用后会造成打嗝不止,严重者会意识不清、昏迷等。

第10题:

患者,男性,46岁,尿毒症病史13年,行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4小时,使用低分子肝素4000IU抗凝。今日患者来行透析治疗时,诉近期全身瘙痒难耐,患者经济困难。 实施该方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护理干预措施:
(1)规范预冲程序,确保透析器使用的安全有效,减少凝血和残血,去除透析器材中的微粒,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
(2)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提高透析液中钠浓度以增加毛细血管再充盈率,减少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宣教患者透析间期控制水分,体重增长不能超过干体重的3%-5%。
(3)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不适主诉,如肌肉酸痛、畏寒等内毒素反应。
(4)监测透析机的静脉压和跨膜压变化,观察有无反超滤。为防止反超滤的发生,可适当提高血液流量,增加超滤量。
(5)长期高通量透析患者,鼓励其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