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每一个检测单元内,不宜少于()测区,应将单个构件(单片墙、柱)作为一个测区。

题目
单选题
砌体结构每一个检测单元内,不宜少于()测区,应将单个构件(单片墙、柱)作为一个测区。
A

5

B

6

C

8

D

1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用电磁无损检测方法确定混凝土中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时,下列测区的布置原则正确的有( )。

A. 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在构件上布置测区要均匀,每个构件测区数量不应少于 3 个 B. 对于最大尺寸大于 5m 的构件,应适当增加测区数量
C. 测区应均匀分布,相邻两侧区的间距不宜小于 1m
D. 测区表面应清洁、平整,避开主要受力部位
E. 测区应注明编号,并记录测区位置和外观情况


答案:A,B,E
解析:

第2题:

氯离子含量测区数量应根据钢筋锈蚀电位检测结果以及结构的工作环境条件确定,每一被测构件的测区数量不宜少于( )个。

A:2
B:3
C:6
D:10

答案:B
解析: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第5.5条的相关规定。氯离子含量测区数量应根据钢筋锈蚀电位检测结果以及结构的工作环境条件确定,对钢筋锈蚀电位评定标度为3、4、5的主要构件或主要受力部位应布置测区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及其分布情况,每一被测构件的测区数量不宜少于3个。当钢筋锈蚀电位评定标度为1、2时,可不进行氯离子含量检测。

第3题:

用电磁无损检测方法确定混凝土中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检测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单个构件测区布置原则主要有( )

A.每个构件上的测区数不应少于3个,对于最大尺寸大于5m的构件,应适当增加测区数量
B.测区应均勺分布,相邻两测区的间不宜小于2m
C.测区表面清洁、平整,避开接缝、蜂窝、麻面、预理件等都位
D.测点数量及要求:①每一测区应不少于10个测点②测点间距应小于保护层测试仪传感器长度

答案:A,B,C,D
解析:

第4题:

采用回弹法检测单个构件混凝土强度时,测区数不宜少于()个。

  • A、5
  • B、10
  • C、20
  • D、30

正确答案:B

第5题:

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称为()。

  • A、测点
  • B、测区
  • C、测域
  • D、以上均不对

正确答案:B

第6题:

回弹法检测单个一般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的测区数量不宜少于( )。

A.5个
B.10个
C.16个
D.20个

答案:B
解析:
选择符合下列规定的测区:(1)对一般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当受检构件数量大于30个且不需提供单个构件推定强度,或构件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m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3)测区宜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的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也可选择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的混凝土构件的浇筑表面或底面。(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当不能布置在对称可测面上时,也可布置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应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6)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7)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使之有足够的约束力。否则会使检测结果偏小。(8)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

第7题: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单个构件混凝土强度时,测区数不能少于10个。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氯离子含量测区数量应根据钢筋锈蚀电位检测结果以及结构的工作环境条件确定,每一被测构件的测区数量不宜少于( )个。

A.2
B.3
C.6
D.10

答案:B
解析: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第5.5条的相关规定。氯离子含量测区数量应根据钢筋锈蚀电位检测结果以及结构的工作环境条件确定,对钢筋锈蚀电位评定标度为3、4、5的主要构件或主要受力部位应布置测区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及其分布情况,每一被测构件的测区数量不宜少于3个。当钢筋锈蚀电位评定标度为1、2时,可不进行氯离子含量检测。

第9题:

回弹法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


正确答案:10个

第10题: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单个构件混凝土强度时,测区数不宜少于()个

  • A、5
  • B、10
  • C、20
  • D、30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