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场地类别为Ⅰ1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计算罕遇作用时的特征周期Tg(

题目
单选题
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场地类别为Ⅰ1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计算罕遇作用时的特征周期Tg(s)应取()。
A

0.30

B

0.35

C

0.40

D

0.4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
假设,该建筑结构本身的计算自振周期为0.5s,周期折减系数为0.8。试问,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08 (B)0.09
(C)0.10 (D)0.12


答案:A
解析:

第2题:

某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2012年真题]
.假设,该建筑结构本身的计算自振周期为0.5s,周期折减系数为0.8。试问,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08
B、0.09
C、0.10
D、0.12

答案:A
解析:

第3题:

某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2012年真题]
1.试问,罕遇地震下弹塑性位移验算时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应分别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

A、0.08,0.35
B、0.12,0.40
C、0.50,0.40
D、0.50,0.45

答案:D
解析:

第4题: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Ⅰ类。建筑物 A和建筑物B的结构自振周期分别为TA=0.25s和Tb=0.4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如果建筑物A和B的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为aA和aB。则aA/aB的值为( )。

A.0.5
B.1.1
C.1.3
D.1.8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5.1.4条及5.1.5条计算
Tg=0.3s,假定阻尼比为0.05
aA/aB=amax/[(Tg/TB)γη2amax]

根据规范图5.1.5得
aA=η2amax=amax

第5题:

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
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 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
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答案:D
解析:
.《建筑抗震规范》5.1.4.2表可知,场地的设计特征周期是按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的。

第6题:

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
试问,罕遇地震下弹塑性位移验算时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及特征周期值Tg(s) 应分别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A) 0. 08, 0. 35 (B) 0. 12, 0.40
(C) 0.50, 0.40 (D) 0. 50, 0. 45


答案:D
解析:
答案:(D)
解答:按《抗规》第5.1.4条表5.1.4-1:7度、0.1g,罕遇地震,αmax=0.50。
按《抗规》第5.1.4条表5.1.4-2:第二组、II类场地,Tg=0.40S。
根据第5.1.4条,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故Tg=0.45s。

第7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场地类型为II类,结构自振周期为1s,阻尼比ζ=0.05,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罕遇地震,计算地震烈度为8度时的地震影响系数α接近下列( )项数值。
A. 0.44 B. 0.45 C. 0.60 D. 0.9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 1.4条和第5. 1.5条,αmax = 0.90;又因为为8度罕遇地震,Tg =0.45;阻尼比ζ=0.05;则:

第8题:

某五层档案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17.以下关于该档案库抗震设防标准的描述,哪项较为妥当?(  )

A.按8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B.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7度(0.15g)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按8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D.按7度(0.15g)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

答案:C
解析:
已明确为标准设防类,因此,应按7度(0.15g)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当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时,才需要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因此,答案AB两项不准确。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3.3条规定,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8度和9度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因此C项的描述较为妥当。

第9题: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不利地段,场地类别Ⅲ类,验算罕遇地震作用,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物A和B的自振周期分别为0.3s和0.7s,阻尼比均为0.05,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问建筑物A的地震影响系数αA与建筑物B的地震影响系数αB之比αA/αB。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1.00
B. 1.35
C. 1.45
D. 2.33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2010)(2016年版)第5.1.4条、5.1.5条。
(1)确定场地特征周期
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分组第一组,查规范表5.1.4-2,场地特征周期Tg=0.45s,罕遇地震,Tg=0.45+0.05=0.50s。
(2)计算地震影响系数
TA=0.3s,位于直线段,αA=η2αmax=αmax
TB=0.70s,位于曲线下降段,αB=η2αmax(Tg/T)γ=αmax(0.5s/0.7s)0.9=0.739αmax
αA/αB=αmax/(0.739αmax)=1.35

第10题: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覆盖层厚度为9m。建筑结构自振周期T=2.45s,阻尼比ζ=0.0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建筑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0.074
B、 0.265
C、 0.305
D、 0.335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得:覆盖层厚度为9m,场地类别为Ⅱ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