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

题目
单选题
强迫症()
A

症状产生于某一客观对象

B

症状产生无明确客观对象

C

症状为外部力量强加的

D

症状源于自己的主观体验

E

症状不受自己主观意愿控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区别在于

A、强迫症状的刻板性和重复性

B、强迫症状的多变和泛化性

C、强迫症状内容的荒谬性

D、强迫症状的“属我”性

E、强迫症状出现的频度


参考答案:D

第2题:

强迫症与强迫症状是同一个概念。()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简述强迫症的药物治疗。


参考答案:(1)氯米帕明为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时间不少于6个月,4-6周无效可考虑换药或联合用药。
(2)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首选药
(3)联合治疗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

第4题:

强迫症有遗传因素。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强迫症及强迫症状的形成,除了()的因素,还有心理方面的原因。

  • A、遗传
  • B、素质
  • C、生理
  • D、身体

正确答案:A,C

第6题: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治疗强迫症?


答案:
解析:
强迫症。 (1)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 (2)患者反复出现某些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虽竭力克制,但无法摆脱。 (3)强迫症状的特点是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两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观念或冲突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其意愿,遂极力抵抗和排斥,但无法控制。患者认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 (4)强迫症状主要有两类表现方式: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治疗方法: (l)认知疗法通过与患者一同探讨一系列与发病原因相关的问题,包括人格特征、家庭互动模式、童年有无心理创伤等,使其对自己的病因有全面的认识。同时,帮助患者找出歪曲观念和失常的认知模式,通过改变认知达到改变情绪、行为的目的。 (2)药物治疗强迫症主要使用氯丙咪嗪、氟西汀、氟伏沙明等三环类抗抑郁剂以及5 - HT再摄取抑制剂。 (3)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相配合,往往疗效较好。对于严重强迫症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紧张和痛苦均明显减轻。手术方法有双侧额叶白质切断术、扣带回切断术、眶回内侧损害术等。然而,这是一类损伤性治疗,应慎重使用。

第7题:

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早期的强迫症状主要的区别是()。

  • A、患者无痛苦感
  • B、强迫症状并非奇特
  • C、无精神病性症状
  • D、患者迫切求治

正确答案:D

第8题: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与强迫症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A、强迫症状的刻板性与重复性

B、强迫症状的多变、泛化

C、强迫症状的异己感

D、强迫内容的荒谬性

E、强迫症状出现的频度


参考答案:C

第9题:

有强迫症状一定就是强迫症。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关于强迫症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 A、强迫观念为主者,药物治疗效果好
  • B、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有效剂量是150~250mg/d
  • C、SSRI类治疗强迫症的剂量和治疗抑郁症的剂量一样
  • D、暴露治疗是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方法
  • E、对难治性强迫症,合用丙戊酸钠可能取得一定疗效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