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4岁,诊断为“麻疹”,体温39.5℃,下列针对其高热的护理措施哪项是不正确的(  )

题目
单选题
患儿,男,4岁,诊断为“麻疹”,体温39.5℃,下列针对其高热的护理措施哪项是不正确的(  )
A

卧床休息

B

早期应用降温药物

C

鼓励患儿多饮水

D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E

使用温水擦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男,3岁,高热,面部及躯干有皮疹,诊断为麻疹,护士对其家属的健康指导哪项不正确()。

  • A、多饮开水
  • B、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 C、卧床休息至患儿皮疹消退
  • D、及时为患儿药物降温,以防高热惊厥
  • E、衣被合适,不要给患儿捂汗

正确答案:D

第2题:

对麻疹患儿高热的护理特点。


正确答案: 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止。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避免患儿直接吹风以防受凉),衣被穿盖适宜,忌捂汗,出汗后及时擦干更换衣被。监测体温,观察热型。高热时可予物理降温,如减少盖被、温水擦浴等,慎用退热剂,忌用醇浴、冷敷,以免影响透疹,导致并发症。

第3题:

患儿,1岁,麻疹,体温39~40℃,鼻咽分泌物多,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


正确答案:A

第4题:

对于麻疹患儿下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护理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 B、高热时用冷敷及乙醇擦浴来降低体温
  • C、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
  • D、剪短指甲,避免患儿抓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
  • E、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正确答案:B

第5题:

针对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 A、高热时用乙醇擦浴或药物迅速降温
  • B、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继发感染
  • C、做好口腔、眼部的护理
  • D、及时做好隔离措施
  • E、观察有无合并症出现

正确答案:A

第6题:

简述麻疹患儿高热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合适的温湿度;
(2)监测体温;
(3)如体温升至40℃以上,可用小剂量退热剂或温水擦浴,缓慢降温;
(4)避免强行迅速降温,引起末梢循环障碍而使皮疹突然隐退。

第7题:

患儿,男,5个月。入院时,体温39.5℃,咳嗽、呼吸急促,呛奶,口周发绀,两肺有固定细湿啰音。针对该患儿的病情,下列治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 A、控制感染
  • B、对症治疗
  • C、积极防治合并症
  • D、保持呼吸道通畅
  • E、快速、大量静脉输液

正确答案:E

第8题:

患儿,男,4岁,诊断为“麻疹”,体温39.5℃,下列针对其高热的护理措施哪项是不正确的

A.使用温水擦浴
B.早期应用降温药物
C.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D.卧床休息
E.鼓励患儿多饮水

答案:B
解析:

第9题:

患儿,男,7个月,发热、咳嗽5天,近2天呕吐,今突然抽搐,曾用过青霉素肌注3天,生后已接种卡介苗。查体:体温39.5℃,嗜睡,前囟饱满,颈无抵抗感,双肺少许细湿啰音,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血常规WBC17×109/L,脑脊液外观微混浊,WBC800×106/L,蛋白质2000mg/L,糖2.3mmol/L,氯化物105mmol/L。为该患儿的实施的高热护理措施中,下列哪项不妥()。

  • A、维持室温18~20℃
  • B、让患儿卧床休息
  • C、每天为其测体温2次
  • D、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
  • E、防止发生高热惊厥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新入院的肺炎患者,体温39.5℃,针对该患者,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1.环境:环境要保持安静整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流通。一般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老年患者、新生儿等温度要保持在22~24℃之间。
2.休息与活动: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病情严重的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随着病情的逐渐缓解适当活动,一般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3.饮食护理:饮食方面一般给予患者进食高热量、营养丰富的、易消化的饮食,并嘱咐患者避免进食生、冷、硬、油炸等刺激性食物,禁烟禁酒,避免暴饮暴食等。
4.对症护理:针对患者存在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患者缺氧,给予氧气吸入,疼痛就止痛,发热就降温。
5.用药护理:在用药方面一定要遵医嘱给药,嘱咐患者不要自行减量或加量。并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6.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主要观察患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尿量、并发症等情况,如有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7.心理护理:耐心听取患者的自身感受,消除其紧张恐惧等情绪。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协助患者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稳定患者的情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