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0岁,因“进行性黄疸1个月”来诊。厌油、食欲减退。查体:肝肋下3cm,质地稍硬。实验室检查:ALP35U/L,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50岁,因“进行性黄疸1个月”来诊。厌油、食欲减退。查体:肝肋下3cm,质地稍硬。实验室检查:ALP35U/L,TBil2.7μmol/L,AFP(-)。B型超声:肝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0.8cm,肝总管直径0.5cm,未发现结石影。进一步首选检查是()。
A

CT

B

MRI

C

内镜超声

D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E

E.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PT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50岁,因“进行性黄疸1个月”来诊。厌油、食欲减退。查体:肝肋下3 cm,质地稍硬。实验室检查:ALP 35 U/L,TBil 2.7 μmol/L,AFP(-)。B型超声:肝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0.8 cm,肝总管直径0.5 cm,未发现结石影。进一步首选检查是

A、CT

B、MRI

C、内镜超声

D、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E、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PTC)


参考答案:E

第2题:

患者,男,50岁。肝硬化病史3年,近1个月来肝脏进行性肿大,肝区疼痛,食欲减退,黄疸,消瘦。查体肝肋下3cm,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压痛。应首先考虑的是

A.肝脓肿品

B.原发性肝癌

C.肝淤血

D.继发性肝癌

E.胰腺癌


正确答案:B

第3题:

患者,男,50岁。肝硬化病史3年,近1个月来肝脏进行性肿大,肝区疼痛,食欲减退,黄疸,消瘦。查体:肝肋下3cm,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压痛。应首先考虑的是

A、肝脓疡

B、原发性肝癌

C、肝淤血

D、继发性肝癌

E、胰腺癌


参考答案:B

第4题:

患者,男,20岁。1周来发热、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尿黄,黄疸急剧加重。近2天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查体: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肝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170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35%。应首先考虑诊断为

A.急性肝炎
B.中毒性肝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淤胆型肝炎
E.慢性肝炎

答案:C
解析:
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发病多有诱因。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但病情发展迅猛,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体检可见扑翼样震颤及病理反射,肝性脑病在Ⅱ度以上(按Ⅳ度划分)。黄疸急剧加深,胆酶分离,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PTA小于40%,血氨升高,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急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应首先考虑本病。

第5题:

患者,男,50岁。肝硬化病史3年,近1个月来肝脏进行性肿大,肝区疼痛,食欲减退,黄疽.消瘦。查体:肝肋下3cm,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压痛。应首先考虑的是

A.肝脓疡
B.原发性肝癌
C.肝淤血
D.继发性肝癌
E.胰腺癌

答案:B
解析:
肝脓疡患者有明显的炎症表现,如发热等,此患者无,排除A。继发性肝癌患者常有其他原位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排除B。肝脏质硬,表面凹凸不平,肝淤血不会出现这些体征,排除D。胰腺癌腹痛为持续性进行性绞痛或钻痛,患者无此临床表现,排除E。诊断考虑原发性肝癌。故本题选B。

第6题:

男,35岁,浙江人。1个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日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食欲减退。查体: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109/L,嗜酸性粒细胞0.40。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副伤寒

C.阿米巴肝脓肿

D.急性血吸虫病

E.粟粒性结核


正确答案:D
该中年男性患者是浙江人,位于血吸虫病好发地区,有捕鱼的疫水接触史,有发热、腹泻等急性血吸虫病的全身症状,有荨麻疹和肝、脾大等体征,化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均支持急性血吸虫病。

第7题:

患者男,70岁。20年前有黄疸、食欲缺乏,诊断为肝炎。近2个月来食欲缺乏、消瘦,肝区疼痛。查体:轻度黄疸,面部有蜘蛛痣,腹膨隆,肝肋下2cm、剑下4cm,质硬,压痛;脾肋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临床上应首先考虑的是

A.肝硬化

B.慢性肝炎

C.原发性肝癌

D.继发性肝癌

E.结核性腹膜炎


正确答案:C
本试题属临床分析判断型题,考核肝癌与肝硬化的鉴别诊断。患者为老年男性,有肝炎病史,近来食欲缺乏、消瘦、肝区痛、肝大、压痛、脾大、腹水。综合以上病史,诊断应首先考虑肝癌。原发性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二者鉴别常有困难。但肝硬化患者短期内明显消瘦,肝区痛等表现应考虑肝癌的可能,加之查体肝大,压痛,更应首先考虑原发性肝癌(C),因为肝硬化患者一般肝缩小,在发生肝癌时肝方可增大。本试题较难,最多的错误选择为A,主要对肝硬化患者一般不应有肝大和短期内消瘦等了解不够。对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概念认识不够清楚,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癌属于原发性肝癌。

第8题:

患者,男,20岁。1周来发热、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尿黄,黄疸急剧加重。近2天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查体: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肝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170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35%。应首先考虑诊断为

A、急性肝炎

B、中毒性肝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淤胆型肝炎

E、慢性肝炎


参考答案:C

第9题:

李某,男,63岁。肝硬化病史5年,近2个月来肝脏进行性肿大,肝区疼痛,食欲减退,黄疸,消瘦。查体:肝肋下3cm,质硬,表现凹凸不平,有压痛。查AFP明显增高而ALT正常。应首先考虑的是

A.肝硬化
B.继发性肝癌
C.原发性肝癌
D.肝脓疡
E.胰腺癌

答案:C
解析:
考点:
1.肝癌的病因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饮用水污染。
2.肝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肝癌可无症状体征,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时,已属于中晚期肝癌。肝癌的常见症状有:
(1)肝病表现:①肝区疼痛与肝肿大:肝脏进行性肿大、压痛,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表面呈结节状,是肝癌最具特征性的常见体征;②黄疸;③肝硬化表现。
(2)全身症状:常有消化道症状。还有发热、乏力、衰弱、进行型营养不良和消瘦,甚至可形成恶病质。
(3)转移症状:肺转移最常见。其他依次是肾上腺、骨、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肾、脑。
(4)并发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癌结节破溃,继发性肺部、肠道感染和败血症等,常为致死原因。
3.检查:①血清学检查:甲胎蛋白(AFP)测定:是当前诊断肝细胞肝癌最特异性标志物。其他肝癌标志物的监测:如γ-谷氨酰转肽酶、血清碱性磷酸酶、醛缩酶、α1-抗糜蛋白酶等。②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肝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和核磁共振显像。③组织学检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4.诊断:我国肝癌的诊断标准如下:
(1)病理论断:组织学证实为原发性肝癌。
(2)临床诊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如无其他肝癌证据,甲胎蛋白对流法阳性或放免法≥500μg/L持续1个月以上,或放免法≥200μg/L持续2个月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如谷丙转氨酸、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等异常)、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②有肝癌临床表现,加上核素扫描、B超、CT、肝动脉造影、X线横膈征、酶学检查(如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有3项肯定阳性并能排除继发性肝癌者;③有肝癌临床表现,加肯定的远处转移灶(如肺、骨、锁骨上淋巴结等)或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中找到癌细胞,并能排除继发性肝癌者。应指出,甲胎蛋白阴性者符合上述临床诊断标准,其诊断准确性仍难超过90%。
5.手术治疗是目前根治原发性肝癌的最好方法,其他有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

第10题:

患者,男,16岁。发热10天伴食欲减退,软弱。查体:T 39.6℃,P 74次/分,肝肋下2.0cm,脾肋下1.0cm。实验室检查:WBC 2.6×10/L,N 0.85,L 0.14,E 0.01。临床上拟诊为伤寒,为确诊应首选

A.粪便培养
B.血培养
C.尿液培养
D.胆汁培养
E.肥达反应

答案:B
解析:
血培养是伤寒最主要的确诊依据之一,病程1~2周时血培养阳性率最高,可达80%~90%,而血清中各种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自病程第2周以后才逐渐增加;尿培养及粪便培养第3~4周阳性率最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