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如何做好重症中暑患者的院内救护?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如何做好重症中暑患者的院内救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重症中暑的处理原则及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据统计,中暑患者体温超过41.6℃时死亡率为21%,低于41.6℃时死亡率为10%。昏迷超过3小时预后差。因此,一旦确诊为重症中暑者,必须紧急抢救。治疗原则为:①迅速降温;②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紊乱;③积极防治休克及脑水肿。其主要措施为:
(1)降温措施:①环境降温,使室温保持在22~25℃,室内放置冰块,并用电风扇向病人吹风;②冰水敷擦,在颈项、头顶、腋下及腹股沟加置冰袋,全身皮肤用冰水或冷水拭浴;③冷水浸溶,病人取半坐卧位,浸于15~16℃的冷水中,水面与病人乳头连线齐平;④冷液动脉内快速注射:用4℃的5%葡萄糖盐水1000mL经股动脉向心快速注射,于13分钟内注完;⑤药物降温。可用氯丙嚎25~5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如2小时后无效可重复1次。
(2)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危重者高压氧治疗。
(3)维持循环功能;如有周围循环衰竭血压降低时,可静脉输
注5%葡萄糖盐水1500~2000mL,慢滴,保持尿量每小时30mL以上为宜。
(4)并发症的治疗:有心力衰竭者,应及早应用快速洋地黄制剂;有DIG者,应使用肝素;有脑水肿者,应用20%甘露醇、糖皮质激素和速尿;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应注意限制水盐的输入;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可防止内毒素所致的休克。

第2题:

如何做好灾后的防疫救护工作?


正确答案:大灾过后往往容易伴随疫情发生,要确保灾后人员安全,应积极做好灾后的疫病防治工作,全面开展受灾区及转移安置点上的医疗防疫救护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房屋、水井及周围环境的灭菌消毒;
二是做好临时安置点的卫生工作,加强对粪便、农药及鼠药等的管理,特别重视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检查;
三是密切掌握灾民的疫病动态,做好人群的紧急预防注射,提高灾民的免疫能力;
四是积极做好伤员的救护治疗和现场抢救治疗,严重者及时转送急救站或附近医院治疗。

第3题:

如何做好重症患者肾功能监测?


正确答案:1.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尿比重变化。2.观察和记录肾功能的各项血、尿生化指标。3.观察尿色及性状。如创伤后血尿多为鲜红色,且逐渐变浅;若尿色呈深茶色,常提示患者有溶血现象;若尿液浑浊且有泡沫,提示尿路感染或尿中含有多量蛋白,应做进一步的检查。

第4题:

对重症中暑患者的救护不正确的是()

  • A、立即撤离高温现场
  • B、将肛温降至38℃以下
  • C、用冰袋冷敷头部
  • D、给氯丙嗪25~50mg静脉滴注
  • E、静脉输液

正确答案:B

第5题:

如何对触电患者进行院内救护?


正确答案:(1)维持有效呼吸:重症患者尽早做气管插管,给予正压吸氧。注意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2)心电监护和纠正心律失常:进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对于心室颤动者,及时给予电除颤及用药物配合除颤。常用的药物有盐酸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如触电后心搏存在,或有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者禁止使用肾上腺素,以免引起心室颤动。
(3)创面处理:局部电烧伤的处理与烧伤处理相同。在现场应保护好电烧伤创面,防止感染。在医院应用消毒无菌液冲洗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局部坏死组织如与周围健康组织分界清楚,应在伤后3~6天及时切除焦痂。如皮肤缺损较大,则需植皮治疗。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和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4)筋膜松解术和截肢:肢体受高压电热灼伤,大块软组织灼伤引起的局部水肿和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可使电热灼伤远端肢体发生缺血性坏死。因而需要进行筋膜松解术,减轻灼伤部位周围压力,改善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必要时做截肢手术。

第6题:

如何做好加油站的抢险与救护?


正确答案: (1)加油站发生事故后,必须积极抢救,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发生重大事故时,领导和有关部门应视情况组成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处理。
(2)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记。
(3)发生有害物质大量外泄、火灾或爆炸事故时,必须设置警戒线,抢险人员必须佩带好防护器具,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第7题:

如何做好中暑急救处理?


正确答案: ①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时,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转到通风阴凉处休息;②饮淡盐糖水及清凉饮料,如冰镇汽水、绿豆汤等,也可以内服人丹、十滴水;③有早期循环衰竭者,可请医生注射葡萄糖盐水;④对重症中暑者应迅速地为其进行物理降温(用井水、自来水、酒精擦浴),并立即送医院抢救。

第8题:

重症中暑患者现场急救措施是 ( )

A、物理降温

B、药物降温

C、纠正休克

D、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

E、对症救护


参考答案:ABCDE

第9题:

如何认识骨盆骨折的院内救护?


正确答案:骨盆骨折院内救护包括:
(1)骨盆骨折分型:骨盆骨折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2)并发症:如大出血形成腹膜后大血肿、尿路损伤、生殖道损伤、直肠破裂等。
(3)骨折治疗方法:保守和手术治疗。
(4)护理特点:翻身活动困难或不能活动,患者很不舒适,生活不便,可发生压疮和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十分重要且难度很大。静脉通道应尽量建立在上肢。
(5)针对并发症的护理。

第10题:

试述如何做好重症中暑患者的院内救护?


正确答案:保证重症中暑患者抢救成功,必须加强各系统功能的监护,保护其正常功能。
(1)体温监护:患者如持续高热,要继续实施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以测量肛温的方式监测体温,使体温尽快降到安全界限(38℃)。同时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和皮肤对冷刺激的反应。
(2)循环系统监护:心电监护能发现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及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等。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补液,纠正体液的丢失和低血容量,防治休克。
(3)肾功能监护: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比重及性质,严格记录出入液量。一旦出现肌红蛋白尿,就可能导致肾衰竭。早期肾衰竭,应用甘露醇、呋塞米(速尿)等利尿药物治疗。对于高钾血症或急性肾衰竭患者,考虑尽早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4)颅内压监护:头痛、呕吐和视力障碍是颅内压增高的主要症状,因此要注意临床观察。一旦出现脑水肿和意识障碍,应给予甘露醇、吠塞米等;还可用糖皮质激素,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治脑水肿;并酌情给予促进脑细胞代谢和功能恢复的药物。
(5)呼吸系统监护:对实施气管内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昏迷患者,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痰,给高流量的氧气。监测动脉血气及血清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6)预防并发症:防止肝细胞损害;防止DIC的发生;防止肺部感染;防止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