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是

A.抑制Ca2+内流

B.抑制ACE

C.阻断α受体

D.阻断β受体

E.直接扩张血管


正确答案:B

第2题:

简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降压作用的机制。


答案:
解析:
答案:(1)抑制ACE,使Angll的形成减少,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使醛固酶的生成减少,水钠潴留减轻而降压。(4分)(2)抑制激肽酶II,使缓激肽水解减少,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并能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增强其扩血管效应。(3分)

第3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是什么?


本题答案:(1)抑制整体循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减弱其血管收缩作用。(2)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紊转化酶,降低血管壁中的血管紧张素Ⅱ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降压。(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即激肽酶Ⅱ)抑制后,缓激肽分解减少,加强其血管舒张作用。

第4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作用机制:1.抑制ACE
2.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3.缓解或逆转心血管重构
4.减少醛固酮分泌
5.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
6.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压特点:心率不快,心排出量不减少降低肾血管阻力,肾血流量增加无体位性低血压减少醛固酮释放,减轻水钠潴留无耐受性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
临床反应:1.高血压;2.充血性心力衰竭;3.心肌梗死

第5题:

简述卡托普利降压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选择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导致动静脉舒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也使醛固酮生成减少,引起排水、排钠;促进前列腺素释放,有扩血管作用,降压。

第6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是

A:抑制Ca2+外流
B:抑制ACE
C:阻断H受体
D:阻断β受体
E: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答案:B
解析:

第7题:

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机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降低心输出量;
2.抑制肾素合成与释放;
3.中枢β受体被断使兴奋性神经无活动减少;
4.改善中枢神经对血管舒缩中枢的调节;
5.阻滞突触前膜β受体使外周交感神经末稍释放肾上腺素减少;
6.调整压力感受器的感受水平,防止运动或应激时压力感受器对儿茶酚胺的反应。

第8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是( )


正确答案:A

第9题:

钩藤降压的成分、机制、特点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钩藤降压的有效成分是钩藤碱、异钩藤碱,其原理主要是直接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使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并能阻滞交感神经和神经节,抑制神经末梢递质的释放。降压特点为作用温和、持久,反复给药无快速耐受现象。

第10题:

氯沙坦降压作用机制是什么?与卡托普利相比有什么优点?


正确答案:竞争性阻断AT1受体:
①在体内转化成5羧基酸性代谢产物EXP-3174,后者有非竞争性AT1受体阻断作用。它们都能与AT1受体选择性结合,对抗AngⅡ的绝大多数药理作用,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②氯沙坦与卡托普利相比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而没有ACE抑制药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咳嗽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