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于某,女,27岁。2天前受风后出现右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治疗

题目
单选题
患者于某,女,27岁。2天前受风后出现右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治疗主穴应选用().
A

阳白、四白、颧髎、地仓、颊车、合谷

B

阳白、鱼腰、水沟、迎香、承浆、合谷

C

攒竹、丝竹空、四白、巨髎、地仓、风池

D

攒竹、太阳、下关、颊车、地仓、翳风

E

四白、下关、水沟、承浆、合谷、太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2天前受风后出现左侧面部麻木,额纹变浅,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舌淡,苔薄白。针刺面部穴位应采用( )

A、直刺深刺

B、多穴重刺

C、轻刺浅刺

D、提插泻法

E、电针强刺激


参考答案:C

第2题:

患者2天前受风后出现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额纹变浅,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侧歪斜,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疗除面部穴位外,宜加用

A、风池、风府

B、外关、关冲

C、气海、足三里

D、鱼腰、丝竹空

E、足三里、内庭


参考答案:A

第3题:

患者,女,20岁。2天前受风后出现左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针刺面部穴位应采用的针刺方法是

A.直刺深刺

B.多穴重刺

C.轻刺浅刺

D.提插泻法

E.电针强刺激


正确答案:C
C

第4题:

女性,20岁。2天前受风后出现左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针刺面部穴位应采用

A.直刺深刺

B.多穴重刺

C.轻刺浅刺

D.提插泻法

E.电针强刺激


正确答案:C
解析:患者因受风后出现左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属于中风而引起的面瘫。所以在针刺面部穴位时应采用平补平泻之法。在急性期时,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临床上常采用轻刺浅刺之法。面瘫。

第5题:

某女,30岁。2天前受风后出现右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针刺面部穴位应采用( )

A、直刺深刺

B、多穴重刺

C、轻刺浅刺

D、提插泻法

E、电针强刺激


参考答案:C

第6题:

患者2天前受凉后出现右侧面部肌肉板滞,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疗除面部穴位、合谷外,还应取( )

A、外关、关冲

B、风府、风池

C、太冲、曲池

D、列缺、风池

E、内庭、足三里


参考答案:B

第7题:

患者于某,女,27岁。2天前受风后出现右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患者临床诊断为A、中风--中经络风痰阻络

B、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

C、面瘫风寒证

D、面瘫气血不足

E、痿证脾胃虚弱

治疗主穴应选用A、阳白、四白、颧髎、地仓、颊车、合谷

B、阳白、鱼腰、水沟、迎香、承浆、合谷

C、攒竹、丝竹空、四白、巨髎、地仓、风池

D、攒竹、太阳、下关、颊车、地仓、翳风

E、四白、下关、水沟、承浆、合谷、太冲

针刺面部穴位应采用A、直刺深刺

B、多穴重刺

C、电针强刺激

D、提插泻法

E、轻刺浅刺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E

第8题:

患者,男性,24岁。2天前受风后出现右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疗除面部穴位、合谷外,还应取

A、昆仑、曲池

B、风府、风池

C、太冲、曲池

D、列缺、风池

E、内庭、足三里


参考答案:B

第9题:

患者女,30岁,2天前受风后出现自觉右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舌淡,苔薄白。针刺面部穴位应采用( )

A、直刺深刺

B、多穴重刺

C、轻刺浅刺

D、提插泻法

E、电针强刺激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患者,因受风出现左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右侧,舌淡,苔白.针刺面部穴位采用

A.轻刺浅刺

B.直刺深刺

C.多穴重刺

D.提插泻法

E.电针强刺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