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未缓解
以上指标尚不足以评定疗效
好转
第1题:
女性,42岁。主诉乏力7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查体: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4cm。RBC 3.0×10/L,HGB 100g/L,WBC 120×10
/L,PLT 300×10
/L。分类:原粒0.03,早幼粒0.03,中幼粒0.1,晚幼粒0.4,杆粒0.34,嗜碱性粒细胞0.0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如需明确诊断,应先做的检查是A、骨髓检查
B、血沉
C、蛋白电泳
D、B超
E、CT
患者首选治疗药物是A、羟基脲
B、泼尼松
C、环孢素
D、维A酸
E、美法仑
患者治疗后白细胞降至正常水平,脾回缩。下一步的治疗措施应是A、持续注射干扰素
B、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C、泼尼松维持治疗
D、注射白介素-11
E、注射ATG
3年后患者出现发热,贫血加重,脾大,脾肋下6cm。HGB 80/L,WBC 202×10/L,PLT 1100×10
/L。骨髓检查:原粒0.12,早幼粒0.3,嗜碱性粒细胞0.25。应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单变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存
第2题:
第3题:
男,30岁,主诉3个月乏力,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5cm,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70×109/L,血小板300×109/L,分类:原粒1%,早幼粒3%,中幼粒10%,晚幼粒40%,杆粒34%,分叶粒10%,碱粒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
如需明确诊断,应先做的检查是( )
A.B超
B.CT
C.骨髓检查
D.血沉
E.蛋白电泳
第4题: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HA一疗程后,肝脾肋下未及,HB120g/L,WBC5×10/L,未见幼稚细胞,血小板105×10/L、骨髓检查:正常增生,粒:红=3:1,巨核细胞可见,原粒1.5%,早幼粒2.5%,这一病例的疗效评定应属于( )
第5题:
第6题:
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 2.30×10/L,Hb 70g/L,WBC 3.5×10
/L,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为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PLT 46×10
/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3%,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7%,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本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以下何种疾病不会出现铁粒幼细胞增多 ( )A、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第7题:
第8题:
女性,42岁,3个月来觉乏力,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4.5cm,红细胞3.2×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80×109/L,血小板300×109/L,分类:原粒1%,早幼粒3%,中幼粒10%,晚幼粒40%,杆粒34%,分叶粒10%,碱粒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淋巴瘤
B.脾功能亢进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多发性骨髓瘤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9题:
第10题:
男性,45岁,主诉乏力6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5cm。RBC3.6×1012/L,HGB100g/L,WBC150×109/L,PLT300×109/L。分类:原粒0.03,早幼粒0.03,中幼粒0.1,晚幼粒0.4,杆粒0.34,嗜碱性粒细胞0.0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 3年后患者出现发热,贫血加重,脾大,脾肋下6cm。HGB80/L,WBC200×10/L,PLT1000×10/L。骨髓检查:原粒0.12,早幼粒0.3,嗜碱性粒细胞0.25,应是()